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7.我国陆地面积S=960万平方千米,若地面大气压p0=1.0×105Pa,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0=3.0×10-2k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23mol-1,试估算:
(1)我国陆地上空空气的总质量M总.
(2)我国陆地上空空气的分子总数n总.
(3)地面附近温度为270K的1m3空气,在温度为300K时的体积.
[解析] (1)大气压可看做是由空气的重力产生的,则
p0=
代入数据解得M总=9.6×1016kg
(2)分子总数n总=NA=1.9×1042个
(3)气体做等压变化,=
代入数据,解得V2=1.1m3
[答案] (1)9.6×1016kg (2)1.9×1042 (3)1.1m3
16.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地表土裸露,大片土地沙漠化,加上春季干旱少雨,所以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3、4月份扬尘天气明显增多.特别是2006年的3月26日至28日,由于南下的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席卷了我国从新疆到沿海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沙尘暴天气.据环保部门测定,在北京地区沙尘暴严重时,最大风速达到12m/s,同时大量的微粒在空中悬浮.
沙尘暴使空气中的悬浮微粒的最高浓度达到5.8×10-6kg/m3,悬浮微粒的密度为2.0×103kg/m3其中悬浮微粒的直径小于10-7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北京地区出现上述沙尘暴时,设悬浮微粒中总体积的1/50为可吸入颗粒物,并认为所有可吸入颗粒物的平均直径为5.0×10-8m,求1.0cm3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是多少?(计算时可把吸入颗粒物视为球形,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解析] 沙尘暴天气时,1m3的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的总体积为V==m3=2.9×10-9m3
那么1m3中所含的可吸入颗粒物的体积为
V′==5.8×10-11m3
又因为每一个可吸入颗粒的体积为
V0=πd3≈6.54×10-23m3
所以1m3中所含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n=≈8.9×1011个
所以1.0cm3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为n′=n×1.0×10-6=8.9×105个≈9×105个.
[答案] 9×105个
15.水的密度ρ=1.0×103kg/m3,水的摩尔质量Mm=1.8×10-2kg/mol,NA=6.02×1023mol-1,试求:
(1)V=1cm3的水中有多少个分子.
(2)用立方体模型估算水分子的大小.
[解析] (1)水的摩尔体积Vm=Mm/ρ,
V=1cm3水中所含分子数为n=VNA/Vm,
代入数据得n≈3.3×1022个.
(2)建立水分子的立方体模型,设边长为L,
则由Vm/NA=L3,
解出L≈3.1×10-10m.
[答案] (1)3.3×1022个
(2)3.1×10-10m
14.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已配制好油酸酒精溶液,其中油酸体积占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为k.在量筒中滴入N滴油酸酒精溶液,读出总体积为V,现将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在水面上,其散开的油膜在带有方格的玻璃板上描绘的图形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板上每个小方格的长和宽均为a.由此计算油膜的面积为__________,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__________.
[解析] 油膜面积约占26个格,S=26a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有纯油酸的体积V0=×k,油酸分子的直径约等于油膜的厚度d===.
[答案] 26a2
13.将1cm2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cm3溶液有50滴,现取其1滴,将它滴在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现已测得这个薄层的面积为S=0.2m2,试由此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d=__________.
[解析] 油酸分子的直径d=V/S,V=m3,
S=0.2m2,解出d=5×10-10m.
[答案] 5×10-10m
12.(·高考北京卷)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g水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取6×1023mol-1)( )
A.10年 B.1千年
C.10万年 D.1千万年
[解析] 水的摩尔质量为M=18g·mol-1,m=1g水的分子个数为:n=NA.全世界60亿人每年可以数N=60×108×5000×24×365个,所需时间t=n/N年,联立解得t≈1.3×105年=13万年.
[答案] C
11.(2010·浙江模拟)如图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在活塞上缓慢地、一点点放上一定量的细沙.假设在此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对上述过程有下列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 )
A.气缸中气体的内能增加
B.气缸中气体的压强增加
C.气缸中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D.单位时间内气缸中气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不变
[解析] 因理想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而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A错C对;由活塞的平衡条件知,B正确,由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变多,平均速率又不变,所以单位时间内气缸中气体分子对活塞的撞击次数增多,D错.
[答案] BC
10.柴油机使柴油燃料在它的汽缸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又转化为柴油机的机械能,燃烧相同的燃料,输出的机械能越多,表明柴油机越节能.是否节能,是衡量机器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傅,不用任何仪器,只要将手伸到柴油机排气管附近,去感知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够判断出这台柴油机是否节能,真是“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关于尾气的温度跟柴油机是否节能之间的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尾气的温度越高,柴油机越节能
B.尾气的温度越低,柴油机越节能
C.尾气的温度高低与柴油机是否节能无关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 气体的内能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柴油的机械能,柴油机使柴油燃料在它的汽缸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是一个高温热源;而柴油机排气管排出的尾气是一个低温热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这两个热源之间的能量差就是转化的机械能,燃烧相同的燃料,要想输出的机械能越多,尾气的温度就要越低,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9.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结果发现有一对分子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双分子”体系,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甲分子较远,那么在上述“双分子”体系中 ( )
A.甲、乙两分子间一定只存在分子引力,不可能存在分子斥力
B.甲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乙分子的质量
C.甲分子旋转的周期一定小于乙分子旋转的周期
D.甲分子的动量大小和乙分子的动量大小一定相等
[解析]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所以A错;由于两分子绕一个中心旋转,类似于双星,它们的周期和角速度相同,C错;两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相等提供向心力,由F=mω2r知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B错;v=ωr,p=mv=,则D正确.
[答案] D
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子力不计),体积由V膨胀到V′.如果通过压强不变的过程实现,对外做功大小为W1,传递热量的值为Q1,内能变化为ΔU1;如果通过温度不变的过程来实现,对外做功大小为W2,传递热量的值为Q2,内能变化为ΔU2.则 ( )
A.W1>W2 Q1<Q2 ΔU1>ΔU2
B.W1>W2 Q1>Q2 ΔU1>ΔU2
C.W1<W2 Q1=Q2 ΔU1>ΔU2
D.W1=W2 Q1>Q2 ΔU1>ΔU2
[解析]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1=W1+Q1,ΔU2=W2+Q2,若通过压强不变的过程实现体积膨胀,则由=恒量,可知温度必定升高,对理想气体,内能必定增大,ΔU1>0,W1<0,Q1>0,且|Q1|>|W1|;若通过温度不变的过程实现体积膨胀,温度不变,内能不变,ΔU2=0,W2<0,Q2>0,且|Q2|=|W2|;则ΔU1>ΔU2;由于气体对外做功的过程中,通过温度不变的方式,体积膨胀,由=恒量,可知压强必定减小,则平均压强比通过压强不变的方式要小,故W1>W2,Q1>Q2.B选项正确.
[答案] 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