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弹性绳沿x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0时使其开始沿y轴做振幅为8 cm的简谐振动,在t=0.25 s时,绳上形成如图12-2-7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波速为________cm/s;在t=________s时,位于x2=45 cm处的质点N恰好第一次沿y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
图12-2-7
解析:由图象可知,A=8 cm,T=4t=1 s,λ =20 cm,所以波速v== cm/s=20 cm/s.绳上的每个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沿y轴负方向,故波传到N点所用的
时间为:t1== s=2.25 s,所以质点N第一次沿y轴正方向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
为t=t1+=2.75 s.
答案:20 2.75
2.(2011·茂名模拟)如图12-2-6所示为某一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由此可
知该波沿________方向传播,该时刻a、b、c三点中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加
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从这一时刻开始,第一次最快回到平衡位置的是________
点,若t=0.02 s时,质点c第一次到达波谷处,则此波的波速为________m/s.
图12-2-6
答案:x轴正 a c c 100
1.如图12-2-5所示为声波干涉演示仪
的原理图.两个U形管A和B套在一起,A管两侧各
有一小孔.声波从左侧小孔传入管内,被分成两列频
率________的波.当声波分别通过A、B传播到右侧小
孔时,若两列波传播的路程相差半个波长,则此处声
波的振幅________;若传播的路程相差一个波长,则
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__.
解析:由同一波源分成的两列波频率相同,符合两列
机械波干涉的条件.当两列波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当路程
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振动加强.
答案:相同 减小 增大
12.(2010·广东卷)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物块B和C,相距l=1.0 m.物块A以速度v0=10 m/s沿水平方向与B正碰.碰撞后A和B牢固地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并再与C发生正碰,碰后瞬间C的速度v=2.0 m/s.已知A和B的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A的质量的k倍,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45.(设碰撞时间很短,g取10 m/s2)
(1)计算与C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
(2)根据A、B与C的碰撞过程分析k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与C碰撞后A、B的可能运动方向.
解析:(1)设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A与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1,取向右为速度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mAv0=(mA+mB)v1①
v1=v0=5.0 m/s
设AB运动到C时的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
=-μ(mA+mB)gl②
v2==4.0 m/s③
(2)设与C碰撞后A、B的速度为v3,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
(mA+mB)v2=(mA+mB)v3+mCv④
碰撞过程中,应有碰撞前的动能大于或等于碰撞后的动能,即
mCv2⑤
由④式,得v3=
=(4-k) m/s⑥
联立⑤和⑥式,得k≤6.
即当k=6时,碰撞为弹性碰撞;当k<6时,碰撞为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A、B向右运动的速度不能大于C的速度.由⑥式,得4-k≤2,k≥2
所以k的合理取值范围是6≥k≥2
综上得到
当取k=4时,v3=0,即与C碰后A、B静止
当取4>k≥2时,v3>0,即与C碰后A、B继续向右运动
当取6≥k>4时,v3<0,即碰后A、B被反弹向左运动.
1.5v2<v1≤2v2或v1⑤
11.(2010·山东卷)如图所示,滑块A、C质量均为m,滑块B质量为m.开始时A、B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光滑水平轨道向固定在右侧的挡板运动,现将C无初速度地放在A上,并与A粘合不再分开,此时A与B相距较近,B与挡板相距足够远.若B与挡板碰撞将以原速率反弹,A与B碰撞将粘合在一起.为使B能与挡板碰撞两次,v1、v2应满足什么关系?
解析:设向右为正方向,A与C粘合在一起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2mv′①
为保证B碰挡板前A未能追上B,应满足
v′≤v2②
设A与B碰后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mv′+mv″③
为使B能与挡板再次碰撞应满足
v″>0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10.(2010·成都二检)如图甲所示,长2 m的木板Q静止在某水平面上,t=0时刻,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P以水平向右的某一初速度从Q的左端向右滑行.P、Q的速度-时间图像见图乙,其中a、b分别是0~1 s内P、Q的速度-时间图线,c是1 s~ 2 s内P、Q共同的速度-时间图线.已知P、Q的质量均是1 kg,g取10 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P、Q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动量守恒
B.在0~2 s内,摩擦力对Q的冲量是2 N·s
C.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P相对Q静止的位置在Q木板的右端
解析:由乙图中P做匀减速运动可以求出其加速度aa=-1 m/s2,Q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b=1 m/s2,1 s后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Q产生加速度是因为受到水平向右的P给它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个力在PQ之间属于内力,所以PQ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其他外力作用,竖直方向合力为0,系统动量守恒,故A正确.以Q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I=mv2-mv1,可得I=1 N·s,故B错误.又因f=ma,f=μmg可得μ=0.1,C正确.利用乙图的v-t图象,曲线与时间轴所夹面积表示位移,可知P的位移sa与Q的位移sb之间的差值的最大值,即为P相对于Q的位移应为1 m,故D错误,应在Q的中间位置.
答案:AC
9.(2010·福州质检)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滑块,它们中间夹着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由于被一根细绳拉着处于静止状态.当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之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滑块的动能之比EkA?EkB=1:2
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pA?pB=2:1
C.两滑块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2:1
D.弹簧对两滑块做功之比WA?WB=1:1
解析:滑块A、B最初状态为静止状态,系统的总动量为零.当剪断细绳时,pA+pB=0,则动量大小之比pA:pB=1?:1,vA:vB=1:2,EkA:EkB=1:2,选项A正确.
答案:A
8.(2010·福建省重点中学联考)子弹在射入木块前的动能为E1,动量大小为p1;射穿木块后子弹的动能为E2,动量大小为p2.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大小恒定,则子弹在射穿木块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解析:因为木块对子弹阻力恒定,故子弹在木块中穿过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选项C正确.平均速度还有另外的表达:由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有-fs=E2-E1;-ft=p2-p1,则:,但选项中无此表达形式,应只选C.
答案:C
7.(2010·泉州质检)在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质量为1.0×104 kg的客车,向南行驶迎面撞上质量为2.0×104 kg向北行驶的货车,碰后两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碰前客车行驶速率为20 m/s,由此可判断碰前货车的行驶速率为( )
A.小于10 m/s
B.大于10 m/s小于20 m/s
C.大于20 m/s小于30 m/s
D.大于30 m/s小于40 m/s
解析:由题意知,向南行驶的客车比向北行驶的货车的动量大,则1.0×104×20>2.0×104v,v<10 m/s,选项A正确.
答案: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