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8979  138987  138993  138997  139003  139005  139009  139015  139017  139023  139029  139033  139035  139039  139045  139047  139053  139057  139059  139063  139065  139069  139071  139073  139074  139075  139077  139078  139079  139081  139083  139087  139089  139093  139095  139099  139105  139107  139113  139117  139119  139123  139129  139135  139137  139143  139147  139149  139155  139159  139165  139173  447348 

4.光热转换是将太阳能转换成其他物质内能的过程,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种光热转换装置,它的主要器件是真空玻璃管,这些玻璃管可将太阳能转换成水的内能,真空玻璃管表面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性,使尽可能多的太阳能转换为内能,这种镀膜技术的物理依据是()

A.光的衍射

B.光的粒子性

C.光的干涉

D.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为了增加透射光,可在真空玻璃管表面镀一层厚度为λ的增透膜,物理依据是薄膜干涉,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试题详情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解析:金属丝圈在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时,楔形薄膜形状各处厚度形状几乎不变.因此,形成的干涉条纹保持原状态不变,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试题详情

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B.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紫光能发生全反射,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C.紫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红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有电子向外发射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解析: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间距d与入射光波长成正比,所以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时波长增长,条纹间距d变大,A项正确.全反射中的临界角为C,由sinC=可知,折射率越大,临界角越小,即紫光的临界角小于红光的临界角,所以紫光能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不一定能发生全反射,则B错误.金属的逸出功一定,由hν=W+Ek,紫光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而红光频率低不一定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以C错误.在镜头前加装偏振片是为减弱玻璃反射的光对拍摄的负面影响,所以D错误.

答案:A

试题详情

1.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

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

C.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

D.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

解析: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A错;B为红光的双缝干涉,图样为红黑相间,故B正确;红光和紫光频率不同,不能产生干涉图样,C错;遮柱一条狭缝时,紫光将发生单缝衍射,形成衍射图样,D正确.

答案:BD

试题详情

5.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这次救援行动中,生命探测仪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找寻废墟下被压埋人员的速度和准确性,常见的生命探测仪有光学生命探测仪,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红外热像生命探测仪,雷达生命探测仪等.光学生命探测仪可以通过废墟堆积层中的空隙或专用钻机钻孔,伸入被困人员附近,确定其位置和生存状态;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是通过被困人员呻吟、呼喊、爬动、敲打等发出音频、声波或振动波,被高敏感度的传感器探头接收、过滤、放大,向救援人员提供被困者的生命信息.红外热像生命探测仪不受限于工作环境照度,不需要附加照明光源,可在地震的浓烟、大火及黑暗等环境中搜索生命.雷达生命探测仪通过特殊的雷达发射微波,接收反射波后检测是否有人体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微动.通过以上信息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光学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

B.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寻找生命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

C.红外热像生命探测仪是利用人体能不断地产生红外辐射

D.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探测距离长,且能穿透实体砖墙

解析:光学生命探测仪由探头、可变长金属杆和监视器等部位构成,这种生命探测仪有内置照明装置,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A正确.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是一个由高灵敏度传感器、高精度专用数据采集系统和多功能专用计算机系统组成的探测系统.即便被埋人员被困在一块相当严实的大面积水泥楼板下,只要心脏还有微弱颤动,探测仪也能感觉出来,B正确,人体红外辐射特性与周围环境的红外辐射特性不同,红外热成像生命探测仪正是利用了他们之间的差别,以成像的方式把要搜索的目标与背景分开,C正确,雷达生命探测仪利用的是微波,这种仪器探测距离可达30m-50m,穿透实体砖墙厚度可多达2m,微波的波长短,能量比较大,穿通能力比较大,D正确.

答案:ABCD

课时作业四十六光的本性

试题详情

4.如图所示,让自然光照到P、Q两偏振片上,当P、Q两偏振片的透射光偏振方向间的夹角为以下哪些度数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

A.0°          B.30° C.60°        D.90°

答案:D

试题详情

3.一些高层建筑物外墙使用的幕墙玻璃,白天在外面的人看不清室内的物体,而室内的人却能较清楚地看见外面的景物,其原因是()

A.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增透膜

B.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高反膜(即对光的反射率大于透射率的物质)

C.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能大量吸收光的物质

D.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不透光的彩色薄膜

解析:高反膜原理与增透膜原理相反,即从玻璃前后表面反射出来的光叠加增强,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透射光必减弱,所以在玻璃外面涂有高反射膜时,外面的人看不清室内物体,而室内的人却能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景物.

答案:B

试题详情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A.只有红光和绿光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光和绿光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无任何光亮

解析:由题意可知,从一条缝透出的光是红光,另一条缝透出的光是绿光.由于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同,不是相干光,不能发生干涉,但都能产生单缝衍射现象,屏上仍有红光和绿光各自的衍射条纹叠加后的光亮.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C正确.

答案:C

试题详情

1.如图所示的4个图形中,哪个是著名的泊松亮斑的衍射图样()

答案:B

试题详情

9.如图13-3-3所示,考虑几个问题:

图13-3-3

(1)若参考系O′相对于参考系O静止,人看到的光速应是多少?

(2)若参考系O′相对于参考系O以速度v向右运动,人看到的光速应是多少?

(3)若参考系O相对于参考系O′以速度v向左运动,人看到的光速又是多少?

解析: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

相同的,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因此三种情况下,人观察到的光速都是c.

答案:(1)c (2)c (3)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