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实-3-8.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图实-3-8
(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实-3-9中,请作出F-L图线.
图实-3-9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3)试根据以上该同学的实验情况,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
(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
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2)弹簧的原长L0即为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由图象可知,L0=5×10-2 m=5 cm.
劲度系数为图象直线部分的斜率,k=20 N/m.
(3)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弹力F/N |
|
|
|
|
|
|
弹簧的长度L/×10-2 m |
|
|
|
|
|
|
(4)优点是:避免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缺点是: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实验的误差.
答案:(1)见解析 (2)5 20 (3)(4)见解析
3.(2011·南通模拟)某同学用如图实-3-6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 图实-3-6
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 m/s2)
砝码质量m/102 g |
标尺刻度为x/10-2m |
0 |
15.00 |
1.00 |
18.94 |
2.00 |
22.82 |
3.00 |
26.78 |
4.00 |
30.66 |
5.00 |
34.60 |
6.00 |
42.00 |
7.00 |
54.50 |
(1)根据所测数据,在如图实-3-7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图实-3-7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______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描点,按照各点的分布走向,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
(2)从描点得到的图象看,当砝码超过500 g后,开始弯曲,即超过了弹性限度,在这之前才满足胡克定律.
F=0.5 kg×9.8 m/s2=4.9 N
所以在0-4.9 N内满足胡克定律.
根据图线的物理意义需要换算单位,很麻烦,我们就从弹力为F=4.9 N时,弹簧的伸长量Δx=(34.60-15.00)×10-2 m,得k===25.0 N/m.
答案:(1)见解析 (2)0-4.9 25.0
2.如图实-3-5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实-3-5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实-3-5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力增加量与对应的弹簧长度的增加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解析:由图乙知,F-x是一个过原点的直线,k= N/m=200 N/m,可知A错,B、C、D正确.
答案:BCD
1.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关系的图象如图实-3-4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图实-3-4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解析:图象的横轴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A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B正确,C错误;图象不过原点,D错误.
答案:B
6.在课外活动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其设计方案为:用三根相同的橡皮条、四个图钉、一把直尺和一支铅笔、三张白纸、平木板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其步骤如下:
①将拴有橡皮条的图钉A、B适当张开钉在木板上,拉第三根橡皮条,使三根橡皮条互成角度拉伸,待结点处的图钉O静止时,钉下C图钉,并记录图钉O的位置和图钉A、B、C的位置.
②将x1、x2、x3按一定比例图示表示出来,以x1、x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其对角线OC′,比较OC′与OC的长度(即x3的长度)及方向,若相等,且在一条直线上,则达到目的,若OC′与OC有一微小夹角θ,则有误差(如图实-2-7所示):
图实-2-7
③测出此时这三根橡皮条的长度L1、L2、L3,分别算出它们的伸长量x1=L1-L0,x2=L2-L0,x3=L3-L0.
④将三根橡皮条的一端都拴在一个图钉O上,将这三根橡皮条的另一端分别拴上图钉A、B、C,注意此时四个图钉均未固定在板上.
⑤用刻度尺测出橡皮条的自由长度L0,注意从图钉脚之间测起.
(1)请你确定该研究小组的实验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本实验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中用到了图钉O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而静止,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理,使合力和分力在一次实验中全部出现,从而简化了实验的过程
B.实验中用到了胡克定律,简化了力的测量,可以不用弹簧测力计就完成实验
C.由于实验中总有OC′与OC的微小夹角θ,故实验有误差,该方法不可取
D.三根橡皮条不能做到粗细、长短完全相同,是该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
解析:(1)该实验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将三根橡皮条拴在图钉上,这样便于测橡皮条的原长,之后就要固定两个图钉拉第三个图钉到适当的位置进行实验,把第三个图钉也固定好后就可测每根橡皮条的长度并计算出伸长量,最后按照胡克定律转换成力作出力的图示进行实验研究,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④⑤①③②.
(2)该实验的关键是应用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推论进行实验原理的改进,应用胡克定律将测量力的大小转换为测橡皮条的长度,所以选项A、B都正确;任何实验都有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因为有误差就把实验完全否定,故选项C错误;实验的误差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该实验也是一样的,从系统误差来看,影响该实验的主要因素不是原理,而是器材,特别是橡皮条的长短和粗细,所以说三根橡皮条不能做到粗细、长短完全相同,是该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故选项D也是对的,所以正确选项为A、B、D.
答案:(1)④⑤①③② (2)ABD
5.如图实-2-6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 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图实-2-6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
F1 |
1.001 |
0.580 |
… |
1.002 |
… |
F2 |
-0.868 |
-0.291 |
… |
0.865 |
… |
θ |
30° |
60° |
… |
150° |
… |
(1)根据表格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______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__ kg(保留1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对此操作说明正确的是( )
A.因为事先忘记调零
B.何时调零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
D.可以完全消除实验的误差
解析:(1)A传感器中的力均为正值,故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F1,平衡时,mg=F1sinθ,当θ=30°时,F1=1.001 N,可求得m=0.05 kg.
(2)在挂钩码之前,对传感器进行调零,目的是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故C正确.
答案:(1)F1 0.05 (2)C
4.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解析: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拉至O点时,除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外,还应记下两拉力的方向,当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必须将结点拉至O点.
答案:(1)C E (2)描下两力的方向 结点拉至O点
3.(2011·西宁模拟)“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实-2-5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实-2-5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实-2-5
(1)图乙中的__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解析:(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到的是实验的理论值,即F;直接测量得到的是实际测量值,即F′.
(2)细绳的作用是对结点O施加不同方向的拉力F1、F2,换用橡皮筋拉结果是一样的.
(3)力的合成与分解使用的是等效替代法.B正确.
答案:(1)F F′ (2)不变 (3)B
2.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必须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C.若用两只弹簧秤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拉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
D.同一实验过程中,结点O的位置允许变动
解析:理论上,细绳之间的夹角是任意的,不需要计算,可以用弹簧秤和量角器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A错误;前后两次结点的位置相同,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B正确,D错误;由于测量和作图存在误差,F′和F的方向不一定重合,实验可以证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平行四边形定则总是成立的,C错误.
答案:B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哪些方法可减小实验误差( )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适当大些
B.两分力F1、F2应尽可能大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实验中结点必须拉到同一位置
解析:如果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适当,则两个分力测量的相对误差就会小一些,结果就会准确一些,但不是越大越好;拉橡皮条的细绳稍长一些,则画出的力的方向就准确些;实验中,为保证效果相同,必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故A、C、D正确.
答案:AC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