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红光和紫光相比( )
A.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解析:红光的频率比紫光的频率小,由E=hν可知红光的能量比紫光小,据此可排除选项A、C;红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比紫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小,由可知在同一种介质中红光的传播速度比紫光的大,所以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答案:B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
A.天空出现彩虹
B.肥皂泡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彩色条纹
C.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光线通过一个极窄的缝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解析:A、C为光的色散现象,D为光的衍射.
答案:B
11.内表面只反射而不吸收光的圆筒内有半径为R的黑球,距球心2R处有一点光源S,球心O和光源S皆在圆筒轴线上,如图所示.若使点光源向右半边发出的光最后全被黑球吸收,则筒的内半径r最大为多少?
解析:自S作球的切线SM,并画出S经管壁反射形成的虚像点S′,及由S′画出球面的切线S′N,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看出,只要S′M和S′N之间有一夹角,则筒壁对从S向右的光线的反射光线就有一部分进入球的右方,不会完全落在球上被吸收.
由图可看出,如果r的大小恰能使S′N与S′M重合,如图乙所示,则r就是题目所要求的筒的内半径的最大值.这时SM与S′N的交点到球心的距离MO就是所要求的筒的半径r.由图乙可得
r=①
由几何关系可知
sinθ=R/2R②
由①②式得r=R.
答案: R
10.晴天的晚上,人能看见卫星的条件是卫星被太阳照着且在人的视野之内.一个可看成漫反射体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圆形轨道与赤道共面,卫星自西向东运动.春分期间太阳垂直射向赤道,赤道上某处的人在日落后8h时在西边的地平线附近恰能看到它,之后极快地变暗而看不到了.已知地球的半径R地=6.4×106m,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0 m/s2,估算:(答案要求精确到两位有效数字)
(1)卫星轨道离地面的高度;
(2)卫星的速度大小.
解析:从北极沿地轴往下看的地球俯视图如图所示,设卫星离地高h,Q点为日落后8 h时能看到它反射的阳光.日落8 h时Q点转过的角度设为θ.
(1)θ=×360°=120°
轨道高h= -R地=6.4×106×=6.4×106m.
(2)因为卫星轨道半径r=R地+h=2R地.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卫星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gr=g地=2.5 m/s2,mgr=mm/s≈5.7×103m/s.
答案:(1)6.4×106m (2)5.7×103m/s
9.宽度为d的平面镜MN立于水平地面上,在平面镜的正前方的A点处(A点到平面镜的两端点M、N的距离相等),有一人面对平面镜站在水平地面上,A点距离镜面h远,在平面镜的前方与镜面平行的直线PQ上有一点光源S,从远处以速度v沿直线QP运动,如图所示,已知PQ到平面镜MN所在直线的距离为H,且H>h.
(1)点光源S沿QP直线运动,在某一个范围内可以被A点的人通过平面镜看到,请用作图法画出人通过平面镜可看到发光点S的范围,在图中用斜线表示出来;
(2)人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发光点S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1)人能观察到S的范围为如下图所示中的EF段.
(2)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
∴.
答案:(1)见解析 (2)
8.如图所示,点光源S位于光屏AB的右方,平面镜MN初始时与光屏AB平行,点光源S发出的光从光屏AB上的小孔P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SO⊥MN,PO=d,今将平面镜绕着过O点的轴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求:
(1)从初始位置开始转过30°角的过程中,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落在光屏AB上的斑点Q移动的平均速度;
(2)平面镜转到与初始位置夹30°角的瞬间,斑点在光屏上移动的瞬时速度.
解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几何知识得,初始时,反射光线落在光屏的P点,平面镜转过30°,反射光线落在光屏的Q点,PQ=tan60°PO=d,t= =,∴v平均=.
(2)根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及圆周运动知识得:
v线=w′×2r=2ω×2d,v瞬= =8ωd.
答案:(1) (2)8ωd
7.当月球绕地球旋转时,正好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在地球上某些地方便发生日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月球背面的本影区区域将发生日全食
B.在月球背面的半影区区域将发生日偏食
C.发生日环食时月球距地球比发生日全食时月球距地球近一些
D.发生日环食时月球距地球比发生日全食时月球距地球远一些
解析:作出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光路判断,所以ABD三项正确.
答案:ABD
6.科学家们公认,太阳能是未来人类最合适、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的代替能源.太阳能利用的一种方案是在距地球表面36000 km的同步轨道上建立太阳能发电厂,然后利用微波将电能传回地球.根据推算,到2020年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大约需要25万亿立升原油.如果用太阳能替代,只需要一块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半径约70千米的转化太阳能的圆形“光板”就可实现.已知太阳距地球1.5×1011 m,地球半径为6400 km,太阳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09倍.关于该方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吸收太阳能的圆形“光板”在地球上会形成日全食
B.该吸收太阳能的圆形“光板”在地球上会形成日全食和日偏食
C.该吸收太阳能的圆形“光板”在地球上会形成日环食和日偏食
D.该吸收太阳能的圆形“光板”可以不自转
解析:如图所示,设太阳直径为D,圆形发光板直径为D′,地球中心到圆形发光板的距离为d,太阳中心到地球中心距离为r,
∴,
∴
FE≈1.5×104km,而d=6400km+36000km=4.24×104km,FE<d.
所以地球将有一部分区域位于圆形发光板的伪本影区域和半影区域,该圆形发光板会使地球上某些区域出现日环食和日偏食.
因圆形吸光板既要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又要把所吸收的太阳能通过微波传到地球,因此,有时必须把吸收能量那一面向着太阳,有时这一面又必须向着地球,所以圆形吸光板必须自转.
答案:C
5.如图所示,以平面镜的高度为直径作一圆,使圆所在的平面与平面镜垂直,在圆周上有三个发光点a、b、c跟圆心的连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分别为α、β、γ,人眼位于所在平面,在镜前一定范围内可以看到发光点a、b、c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本题中像的观测范围是指边界光线间夹角)()
A.观测到a点像的范围最大
B.观察到c点像的范围最大
C.观察到a、b、c三点像的范围一样大
D.观察到a、b、c三点像的范围不一样大
解析:分别作出a、b、c三光源的像,由像点向平面镜边缘引连线在镜外所成的区域为观测区,而连线所成的角是同一个圆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均为90°,所以C正确.
答案:C
4.为了连续改变反射光的方向,并多次重复这个过程,方法之一是旋转由许多反射面组成的多面体棱镜(简称镜鼓),如图所示.当激光束从固定方向入射到镜鼓上的一个反射面上时,由于反射镜绕垂直轴旋转,反射光就可在屏幕上扫出一条水平线.依此,每块反射镜都将轮流扫描一次.如果要求扫描的范围θ=45°且每秒钟扫描48次,那么镜鼓的反射镜面数目和镜鼓旋转的转速分别为()
A.8,360转/分
B.16,180转/分
C.16,60转/分
D.32,180转/分
解析:扫描的范围θ=45°,每块反射镜相对的圆心角为22.5°,故N==16个,转速n==180转/分.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