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9133  139141  139147  139151  139157  139159  139163  139169  139171  139177  139183  139187  139189  139193  139199  139201  139207  139211  139213  139217  139219  139223  139225  139227  139228  139229  139231  139232  139233  139235  139237  139241  139243  139247  139249  139253  139259  139261  139267  139271  139273  139277  139283  139289  139291  139297  139301  139303  139309  139313  139319  139327  447348 

12.(2010·全国Ⅰ,25)如图4-3-14,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星

A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B

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

A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   图4-3-14

成上述星球A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

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

分别为5.98×1024 kg和7.35×1022 kg.求T2T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3位小数)

解析:(1)设两个星球A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R,相互作用的引

力大小为F,运行周期为T.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FG

由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得Fm2r

FM2R

由题意得LR+r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T=2π ⑤

(2)在地月系统中,由于地月系统旋转所围绕的中心O不在地心,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可由⑤式得出

T1=2π ⑥

式中,M′和m′分别是地球与月球的质量,L′是地心与月心之间的距离.若认为月球

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Gm2L′⑦

式中,T2为月球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由⑦式得

T2=2π ⑧

由⑥⑧式得2=1+

代入题给数据得2=1.012

答案:(1)T=2π  (2)2=1.012

试题详情

11.如图4-3-13所示,三个质点abc质量分别为m1m2M(M

m1Mm2).在c的万有引力作用下,ab在同一平面内绕c沿

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之比为rarb=1∶4,则它

们的周期之比TaTb=________;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运动一周

的过程中,abc共线了________次.

解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m1raGm2rb,   图4-3-13

所以TaTb=1∶8,设每隔时间tab共线一次,则(ωaωb)t=π,所以t=,

所以b运动一周的过程中,abc共线的次数为:n===Tb

-2=14.

答案:1∶8 14

试题详情

10.如图4-3-12所示,天文学家观测到某行星和地球在同一轨

道平面内绕太阳做同向匀速圆周运动,且行星的轨道半径比地

球的轨道半径小,已知地球的运转周期为T.地球和太阳中心

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做地球对该行星的观

察视角(简称视角).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θ,当行星处于

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

期.则行星绕太阳转动的角速度ω与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角速

ω的比值ωω为              ( )     图4-3-12

A.  B.  C.   D.

解析: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地球和行星的连线与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垂直,三星球

的连线构成直角三角形,有sin θ=,据G2r,得= = ,

选项C正确.

答案:C

试题详情

9.如图4-3-11所示,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于2010年4月

首飞.在X-37B由较低轨道飞到较高轨道的过程中    ( )

A.X-37B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X-37B的机械能

B.X-37B的机械能要减少                    图4-3-11

C.自然界中的总能量要变大

D.如果X-37B在较高轨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在此轨道上其机械能不变

解析:在X-37B由较低轨道飞到较高轨道的过程中,必须启动助推器,对X-37B做正

功,X-37B的机械能增大,A对、B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C错.X-37B在确定轨

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动能和重力势能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机械能不变,D对.

答案:AD

试题详情

8.如图4-3-10所示是我国航天工作者用电脑模拟“嫦娥二号”飞向

月球的过程简图.探月卫星发动机关闭后,轨道控制结束,卫星进入

地月转移轨道,图中MN之间的一段曲线表示转移轨道的一部分,P

是轨道上的一点,直线ABP点且和两边轨道相切(注:地心、月

心与P点共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MN的运动,卫星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图4-3-10

B.运动到P点时卫星的速度最大

C.运动到P点时卫星的加速度为0

D.运动到P点时卫星的速度方向从PB

解析:卫星运动到P点前轨迹向地球弯曲,说明地球和月球对“嫦娥二号”的万有引力

的合力指向地球,所以MP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知,动能减小,速度减小;运动

P点后轨迹向月球弯曲,说明万有引力的合力指向月球,所以PN的运动过程,由

动能定理知,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可见P点时动能最小,速度最小,且速度沿过该点

的曲线的切线方向;在P点处万有引力的合力为零(由于地球质量大于月球质量,P点应

靠近月球一侧),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嫦娥二号”的加速度为0.故A、C、D三项正确.

答案:ACD

试题详情

7.(2011·重庆二诊)如图4-3-9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

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

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B.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图4-3-9

C.卫星BP点的加速度与卫星C在该点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D.卫星BP点的线速度与卫星C在该点的线速度一定相同

解析:物体A和卫星BC周期相同,故物体A和卫星C角速度相同,但半径不同,根

vωR可知二者线速度不同,A项错;根据a2可知,物体A和卫星C向心加速

度不同,B项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卫星B和卫星CP点的加速度a=,故两卫

星在P点的加速度相同,C项正确;卫星C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

卫星B轨道为椭圆,故万有引力与卫星C所需向心力不相等,二者线速一定不相等,D

项错.

答案:C

试题详情

6.(2010·安徽理综,17)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2011年10

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h1h2

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T1T2.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

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 )

A.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C.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解析:由“萤火一号”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可知:G

m2(h1+R);Gm2(h2+R).两式联立可求得火星的质量M与火星的半

R,由火星的半径R可求出火星的体积,进一步求出火星的密度,再根据黄金代换:

GMgR2,可求得火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故A项对.

答案:A

试题详情

5.如图4-3-8,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四号丙”

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八号”成功送入太空,搭载发射的中国首颗公益小卫

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轨道.假设两颗卫星的轨道都为圆形,

“遥感卫星八号”离地面的高度为300 km,“希望一号”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为1 200 km.已知地球半径为6 400 km.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 )

A.“遥感卫星八号”与“希望一号”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2∶1

B.“遥感卫星八号”与“希望一号”卫星的周期之比为2∶1       图4-3-8

C.“遥感卫星八号”与“希望一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5 776∶4 489

D.“遥感卫星八号”与“希望一号”卫星的向心力之比为5 776∶4 489

解析:根据Gmm2r得:v= ,T= ,a=,根据已知条

r1r2=67∶76,可得:v1v2= ,T1T2=,a1a2=5 776∶4 489,故

A、B两项错误,C项正确;由于不知道两卫星的质量,故无法判断两卫星受到的万有

引力之比,D项错误.

答案:C

试题详情

4.地球有一个可能的天然卫星被命名为“J002E2”,这个天体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业余天文

爱好者比尔·杨发现的,他发现“J002E2”并不是路经地球,而是以50天的周期围绕地球

运行,其特征很像火箭的残片或其他形式的太空垃圾.由此可知“J002E2”绕地半径与月

球绕地的半径之比约为                          ( )

A.   B.   C.  D.

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12r1和=m2r,两式相比解

得:= = ,A正确.

答案:A

试题详情

3.全球定位系统(GPS)有24颗卫星分布在绕地球的6个轨道上运行,距地面的高度都为2

万千米.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3.6万千米,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则全

球定位系统的这些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                   ( )

A.3.1 km/s  B.3.9 km/s  C.7.9 km/s  D.11.2 km/s

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得,GmGMrv2,即v1v2v2=7.9 km/s,r2

6 400 km,代入数值得,v1≈3.9 km/s.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