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9163  139171  139177  139181  139187  139189  139193  139199  139201  139207  139213  139217  139219  139223  139229  139231  139237  139241  139243  139247  139249  139253  139255  139257  139258  139259  139261  139262  139263  139265  139267  139271  139273  139277  139279  139283  139289  139291  139297  139301  139303  139307  139313  139319  139321  139327  139331  139333  139339  139343  139349  139357  447348 

3.如图2-3-6a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

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

图2-3-6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3-6b是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伸长长度x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

度系数为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实验探究的是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Δx的关系,故还需要测量长度的仪器即刻

度尺.弹簧弹力由二力平衡得到:Fnmg,需要记录悬挂钩码个数;形变量为Δxl

l0,故需要测量弹簧原长和弹力(外力)对应的弹簧长度.Fx图线的斜率表示劲度系

k==200 N/m,图线不过原点是由弹簧自身重力引起的.

答案:(1)刻度尺 (2)弹簧的原长、悬挂钩码个数以及与弹力(外力)对应的弹簧长度

(3)200 弹簧自身有重力

试题详情

2.(2010·福建理综,19(2))某实验小组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将原长

约200 mm的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 g),

每增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10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

每取下一只钩码,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

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Δl与拉力F关系的图象如图2-3-5所示.从图象中可以得出

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图2-3-5

A.增挂钩码时ΔlF成正比,而减挂钩码时ΔlF不成正比

B.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

C.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

D.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

解析:从图象看出,图线呈非线性关系,说明所挂钩码已使橡皮筋的形变超出弹性限度.

答案:D

试题详情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有如下一些步骤( )

A.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观察指针所指位置,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1

B.将弹簧固定悬挂在金属横杆上,将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弹簧旁,观察弹簧指针所指位

置,并记下该位置

C.在坐标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F为纵坐标、x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数据,选定

两坐标轴适当的标度

D.将各组实验数据在平面坐标上进行描点,观察点的分布与走势,用平滑曲线作出反

Fx对应规律的图象

E.将铁架台放在水平实验桌上,将金属横杆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

F.给弹簧下端挂上两个钩码、三个钩码……,分别观察指针所指的位置,测出对应的

伸长量x2x3……

G.根据图象和数据做出结论并整理仪器

实验中合理实验步骤排序为                        ( )

A.EBAFCDG       B.EBAFDCG

C.EBFCADG       D.EAFBCDG

答案:A

试题详情

10.(2011·广东联考)如图8-3-34所示,竖直平面内有相互垂直的匀

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E1=2 500 N/C,方向竖直向上;

磁感应强度B=103 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有一质量m=1×10

2 kg、电荷量q=4×105 C的带正电小球自O点沿与水平线成45°

角以v0=4 m/s的速度射入复合场中,之后小球恰好从P点进入

电场强度E2=2 500 N/C,方向水平向左的第二个匀强电场中.不

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O点到P点的距离s1

(2)带电小球经过P点的正下方Q点时与P点的距离s2.

解析:(1)带电小球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受到的重

Gmg=0.1 N

电场力F1qE1=0.1 N

GF1,故带电小球在正交的电磁场中由OP做匀速圆周

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v0Bm

解得:R== m=1 m

由几何关系得:s1R= m

 (2)带电小球在P点的速度大小仍为

v0=4 m/s.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由于电场力F2qE2=0.1 N.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互垂直,则合力的大小为F= N,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垂直,故带电小球在第二个电

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建立如图所示的xy坐标系,沿y轴方向上,带电小球的加速度

aF/m=10 m/s2,位移yat2

沿x轴方向上,带电小球的位移xv0t

由几何关系有:yx

即:at2v0t,解得:t= s

Q点到P点的距离s2x=×4× m=3.2 m

答案:(1) m (2)3.2 m

试题详情

9.(2010·海南卷,15)图8-3-33中左边有一对平行金属板,

两板相距为d,电压为U,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

度大小为B0,方向与金属板面平行并垂直于纸面朝里.图

中右边有一半径为R、圆心为O的圆形区域,区域内也存在

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一

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面、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射入平行金属板之间,沿同一方向射出平行金属板之间的

区域,并沿直径EF方向射入磁场区域,最后从圆形区域边

界上的G点射出.已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θ,不计重力.求

(1)离子速度的大小;

(2)离子的质量.

解析:(1)由题设知,离子在平行金属板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所受到的向上的洛仑

兹力和向下的电场力平衡

qvB0qE0                                               

式中,v是离子运动速度的大小,E0是平行金属板之间的匀强电场的强度,有E0=②

由①②式得v=③

(2)在圆形磁场区域,离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公式

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qvBm                      ④

式中,mr分别是离子的质量和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由题

设,离子从磁场边界上的点G穿出,离子运动的圆周的圆心O′必在过E点垂直于EF

的直线上,且在EG的垂直平分线上.由几何关系有

rRtan α                                  

式中,αOO′与直径EF的夹角.由几何关系有

2α+θ=π                                 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得,离子的质量为

m=cot.

答案:(1) (2)cot

试题详情

8.如图8-3-32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的绝缘斜面

ABC,斜面的倾角θ=37°,空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和磁场

都可以随意加上、撤除或改变.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不计重

力)从O点以一定的速度水平向右抛出,O点到斜面左边缘

的水平距离为d,若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粒子恰好做直线

运动.现在以原速抛出时只加电场,粒子刚好运动到斜面顶

A,且速度与斜面平行;当粒子运动到A点时立即加上磁场,保持原磁场方向不变并

将磁感应强度变为原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粒子将离开斜面,若运动中粒子的电荷量不

发生变化,粒子可视为质点,斜面足够长,求粒子在斜面上运动的位移大小s.(取sin 37°

=,cos 37°=)

解析:设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粒子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初速度为v0

粒子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为v1,离开斜面时的速度为v2,粒子从抛出到A点的时间为t

当只有电场存在时,粒子做类平抛运动,则有

dv0t                                   

v1cos θv0                                               

v1sin θt                                

由②解得:v1v0                                          

当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qv0BqE                               

粒子离开斜面时对斜面的压力为零,

Bqv2qEcos θ                              

联立⑤⑥解得:v2v0                                       

粒子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vv=2ssin θ

联立①③④⑦⑧解得:sd

答案:d

试题详情

7.如图8-3-31所示,一个带电小球穿在一根绝缘的粗糙直

杆上,杆与水平方向成θ角,整个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

强电场和垂直于杆方向斜向上的匀强磁场.小球从a点由静

止开始沿杆向下运动,在c点时速度为4 m/s,bac

中点,在这个运动过程中             ( )

A.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小于2 m/s

B.小球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在bc段克服摩擦力做

的功相等

C.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D.小球从bc重力与电场力做的功可能等于克服阻力做的功

解析:无论小球带正电还是负电,速度增大,摩擦力逐渐增大,加速度减小,都是做加

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终受力平衡匀速运动,可知A、B、C错,D对,选D,本

题中等难度.

答案:D

试题详情

6.如图8-3-30所示,在一绝缘、粗糙且足够长的水平管道中

有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球体,管道半径略大于球体

半径.整个管道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磁感

应强度方向与管道垂直.现给带电球体一个水平速度v0,则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带电球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可能为

( )

A.0             B.m2     

C.mv             D.m

解析:若带电球体所受的洛伦兹力qv0Bmg,带电球体与管道间没有弹力,也不存在摩

擦力,故带电球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0,A正确;若qv0Bmg,则带电球体在摩擦力

的作用下最终停止,故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C正确;若qv0Bmg,则带电球体开

始时受摩擦力的作用而减速,当速度达到v=时,带电球体不再受摩擦力的作用,所

以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D正确.

答案:ACD

试题详情

5.(2011·秦皇岛模拟)如图8-3-29所示,竖直放置的平行板电容

器,A板接电源正极,B板接电源负极,在电容器中加一与电场方

向垂直的、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一批带正电的微粒从A板中点

小孔C射入,射入的速度大小方向各不相同,考虑微粒所受重

力,微粒在平行板AB间运动过程中         ( )

A.所有微粒的动能都将增加

B.所有微粒的机械能都将不变

C.有的微粒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D.有的微粒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带电的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时,洛伦兹力不做功,由题目条件知,电场力对粒子

做正功,重力竖直向下,洛伦兹力垂直于速度方向(具体方向由左手定则确定),电场力

水平向右,粒子在这三个力作用下运动,对于不同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来说,运动状

态是各不相同的,但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由匀速圆周运动条件得),故

C错误;对于不同方向的粒子来说合力的方向与初速度的夹角的范围可以是:

0°≤θ≤180°,所以合力可以对粒子做正功、负功或者不做功,故A和B错误;同时,

如果速度大小和方向合适时,粒子所受到的合力是可以为零的,也就是说有的粒子是可

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4.如图8-3-28所示,ABC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

其中AB为倾斜直轨道,BC为与AB相切的圆形轨道,并且

圆形轨道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质量

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中,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

电、丙球不带电.现将三个小球在轨道AB上分别从不同高

度处由静止释放,都恰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则( )

A.经过最高点时,三个小球的速度相等

B.经过最高点时,甲球的速度最小

C.甲球的释放位置比乙球的高

D.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的机械能均保持不变

解析:三个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对甲有qv1B+mg=,对乙有mgqv2B

=,对丙有mg=,可判断A、B错,C、D对;选C、D.本题中等难度.

答案:C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