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9179  139187  139193  139197  139203  139205  139209  139215  139217  139223  139229  139233  139235  139239  139245  139247  139253  139257  139259  139263  139265  139269  139271  139273  139274  139275  139277  139278  139279  139281  139283  139287  139289  139293  139295  139299  139305  139307  139313  139317  139319  139323  139329  139335  139337  139343  139347  139349  139355  139359  139365  139373  447348 

3、[解析] 

(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即以F1F2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就表示合力F(标上箭头表明方向).

(2)两分力可以同时大于合力,故A正确;结点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橡皮筋的拉力等大反向,是一对平衡力,而橡皮筋的拉力不是合力,故B错;只有保证结点在同一位置才能说明作用效果相同,故C对;若两个分力的大小都改变而方向都不变,则合力必改变,结点的位置必改变,故D错.

[答案] (1)见解析图 (2)AC

试题详情

2、[答案] DCABEF

试题详情

1、[解析]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说的作用效果是指将橡皮条沿某一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故只有D正确.

[答案] D

试题详情

4.(2009·山东高考)

图2-5-5

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图2-5-5所示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1)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试题详情

3.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2-5-4所示.

(1)试在图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试题详情

2.(2010·三明模拟)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是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求出合力F.

B.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C.记下两测力计读数,描出两测力计的方向.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下此位置(如图2-5-3).

图2-5-3

E.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比例做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和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F.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次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

图2-5-4

试题详情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 )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上伸长到同一长度

试题详情

12、[解析] 因绳子中各处与其他物体没结点,所以绳子中各处的张力(拉力)都等于所悬挂的重物的重力,即

FTmg=50 N.

ab段的绳子拉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图所示.

F水平FTcos 30°=43.3 N,

F竖直FTsin 30°=25 N.

(1)由图知,病人的脚所受水平方向的牵引力:

FFT+F水平=50 N+43.3 N=93.3 N.

(2)由图知,病人的脚和腿所受的竖直向上的牵引力:

F′=FT+F竖直=50 N+25 N=75 N.

[答案] (1)93.3 N (2)75 N

试题详情

11、[解析] 力F的作用效果是对ABAC两杆沿杆方向产生挤压作用,因此可将F沿ACAB方向分解为F1F2,如图(a)所示,则F1=.

F1的作用效果是使滑块C对左壁有水平向左的挤压作用,对物体D有竖直向下的挤压作用.因此可将F1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为F3F4,如图(b)所示,则物体所受的压力为F4F1sin α=tan α.由图可知,且F=200 N,tan α==10,故FN=1 000 N.

[答案] 1 000 N

试题详情

10、

[解析] A球受力如图所示,则有

水平方向:Fcos θFBcos θ+FC

竖直方向:Fsin θ+FBsin θmg

由②式得

F=-FB≤=20N=34.6 N

由①②式得F=+≥10 N=17.3 N

所以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得17.3 N≤F≤34.6 N.

[答案] 17.3 N≤F≤34.6 N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