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9253  139261  139267  139271  139277  139279  139283  139289  139291  139297  139303  139307  139309  139313  139319  139321  139327  139331  139333  139337  139339  139343  139345  139347  139348  139349  139351  139352  139353  139355  139357  139361  139363  139367  139369  139373  139379  139381  139387  139391  139393  139397  139403  139409  139411  139417  139421  139423  139429  139433  139439  139447  447348 

6.(2010·长沙模拟)如图所示,AB两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B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运动,现在A持棒以最大速度向B奔来,B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B接棒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B在接力区需跑出的距离x1为多少?

(2)B应在离A的距离x2为多少时起跑?

答案:(1)16 m (2)24 m

解析:(1)对B:设其加速度为a,跑出的距离为s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

由2asv2,有2as1=(0.8v)2,解得x1=0.64 s=16 m.

(2)设B接棒时跑出时间为tx1tt

t时间内,对AxAvt,解得xA=40 m.

所以B起跑时,应距离A为ΔxxAx1,得Δxx2=24 m.

试题详情

5.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答案:(1)36 m (2)25 s

解析:(1)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大,设该减速过程经过的时间为t

vvat

解得:t=12 s,

此时甲、乙间距离为

Δxvtat2vt

=10×12 m-×0.5×122m-4×12 m=36 m.

(2)设甲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t1,则有:

t1==20 s,

t1时间内,xt1=×20 m=100 m,

xvt1=4×20 m=80 m.

此后乙车运动时间t2==s=5 s,

故乙车追上甲车需t1+t2=25 s.

试题详情

4.在图所示的图线中,以向上运动为正方向.

(1)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地后又以落地速度弹起的图象是( )

(2)表示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又落回抛出点的图象是( )

答案:(1)D (2)B

解析:(1)如图甲,物体下落过程速度v方向向下,为负值,且速度v随时间均匀增加,加速度a方向向下,为负值;反弹上升的过程中,v为正值,a不变,故D图正确.

(2)如图乙,物体上升过程中,v向上,为正,a向下,为负,下落过程中,v向下,为负,a不变,故选B.

试题详情

3.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t=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

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答案:B

解析:由v­t图象可得0-2.0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1.5 m/s2;2.0 s-3.0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0;3.0 s-7.0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0.75 m/s2,故选项B正确.0-2.0 s物体的位移为3.0 m;2.0 s-3.0 s物体位移为3.0 m;3.0 s-7.0 s物体位移为6.0 m,故选项C、D错误.

试题详情

2.(2010·沈阳模拟)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

C.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 m

D.小车做曲线运动

答案:AB

解析:计算机屏上显示出的图象是利用传感器作出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知,在0-7.8 s时间内是加速运动,后半部分是减速运动.图线的纵坐标最大值约0.8 m/s,正确的选项是A和B.对于C选项,进行最大位移的估算,大约是8.3 m.

试题详情

1.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v­t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增大

B.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AB两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

D.AB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

答案:C

解析:由图象可看出,AB两物体的v­t图线的斜率都在减小,即加速度减小,A、B错;且图线所包围的面积都在t轴上方,则位移均在增加,C正确;在0-t0时间内,A物体的位移大于初、末速度相同的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故A>,B物体的位移小于相同速度变化的匀减速运动的位移,B<,故D错,故选C.

试题详情

15.(2010·江苏单科)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感L的电阻不计,电阻R的阻值大于灯泡D的阻值,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后,在tt1时刻断开S.下列表示AB两点间电压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开关闭合时,由于线圈的自感阻碍作用,可看作电阻,线圈电阻逐渐减小,并联电路电阻逐渐减小,电压UAB逐渐减小;开关闭合后再断开时,线圈的感应电流与原电流方向相同,形成回路,灯泡的电流方向与原来方向相反,并逐渐减小到0,所以本题选B.

试题详情

14.(2010·山东理综)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两个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且垂直纸面,MNPQ为其边界,OO′为其对称轴.一导线折成边长为l的正方形闭合回路abcd,回路在纸面内以恒定速度v0向右运动,当运动到关于OO′对称的位置时

( )

A.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零

B.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为2Blv0

C.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D.回路中ab边与cd边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

答案:AD

解析:根据右手定则,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试题详情

13.(2010·广东理综)如图所示,平行导轨间有一矩形的匀强磁场区域,细金属棒PQ沿导轨从MN处匀速运动到MN′的过程中,金属棒上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示(如图所示),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细金属棒PQ做匀速运动切割磁感线时,EBLv,是常数.开始没有切割,没有电动势,最后一段也没有切割,没有电动势.

试题详情

12.如图所示,正方形线框abcd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其边长L=0.5 m、质量m=0.5 kg、电阻R=0.5 Ω,MN分别为线框adbc边的中点.图示两个虚线区域内分别有竖直向下和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均为B=1 T,PQ为其分界线.线框从图示位置以速度v0=2 m/s匀速向右滑动,当MNPQ重合时,线框的速度v1=1 m/s,此时立刻对线框施加一沿运动方向的水平拉力,使线框匀速运动直至完全进入右侧匀强磁场区域.求:

(1)线框由图示位置运动到MNPQ重合的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

(2)线框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的大小;

(3)线框在图示位置起直至完全进入右侧匀强磁场区域运动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答案:(1)0.25 Wb (2)8 m/s2 (3)1.25 J

解析:(1)MNPQ重合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故磁通量的变化量为ΔΦBSBL2=0.25 Wb

(2)cd边刚过PQ的瞬间,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E=2BLv0=2×1×0.5×2 V=2 V

感应电流的大小为I==4 A

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F=2BIL=2×1×4×0.5 N=4 N

线框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a==8 m/s2

(3)MN到达PQ前,由能量守恒可知,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1mv02mv12=0.75 J

MNPQ重合的时刻,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E1=2BLv1=2×1×0.5×1 V=1 V

MN经过PQ后,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Q2==0.5 J

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QQ1+Q2=1.25 J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