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 (2011年淮阴中学高三学情调研)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A、B,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关系图线如图中A、B所示,则( )
A.μA=μB,mA>mB
B.μA>μB,mA<mB
C.可能有mA=mB
D.μA<μB,mA>mB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用图象处理动力学问题.斜率表示物体质量的倒数,所以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A的重力小于B的重力,由于横坐标截距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则A、B受到的摩擦力相等,那么μA>μB,所以B正确.
5. (2011年泉州模拟)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叠放着两物块A、B,A、B的质量均为2 kg,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 N,方向竖直向下的力施加在物块A上,则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g=10 m/s2)( )
A.10 N B.20 N
C.25 N D.30 N
解析:选C.对AB整体分析,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整体AB的重力,当施加力F的瞬间,弹力在瞬间不变,故A、B所受合力为10 N,则a=F合/(2m)=2.5 m/s2,后隔离A物块受力分析,得F+mg-FN=ma,解得FN=25 N,所以A对B的压力大小也等于25 N.
4. (2011年长沙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T.现用水平拉力F拉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当F逐渐增大到F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当F逐渐增大到1.5F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FT
答案:C
3.(2011年金陵中学上学期期中测试)一间新房即将建成时要封顶,考虑到下雨时落至屋顶的雨滴能尽快地流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坡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且屋顶的底边长是固定的,那么图所示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结合问题.设底边长为L,坡度夹角为θ,可以求出房顶到屋檐的距离为,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下淌的加速度为gsinθ,由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出=gsinθ·t2,故t==,因此当2θ=90°即θ=45°时,雨滴下淌的时间最短.
2. (2011年浙江温州调研)如图所示,运动员“10 m跳板跳水”运动的过程可简化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B压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入水中.跳板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B.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增大
C.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对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D.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减小
解析:选BD.运动员由B→C的过程中,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即先失重后超重,但跳板的形变量一直变大,所以跳板所受的压力一直变大,A项错,B项对;运动员由C→B的过程中,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即先超重后失重,跳板所受的压力一直变小,C项错,D项对.
1. (2010年高考海南卷)如图所示,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
A.加速下降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解析:选BD.当木箱静止时,箱顶对物块的压力为FN,方向竖直向下.弹簧对木块向上的压力为F,由平衡条件有FN+mg=F,故F>mg.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FN=0,而弹簧的压缩量未变.弹簧对物块的压力大小和方向均未变,仍为F,物块所受合外力应为F-mg,方向竖直向上,即加速度竖直向上,因此木箱运动状态可能为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选项B、D正确.
6.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5-4-11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
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
图5-4-11
(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________,________,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
带上打下一列点,________;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2)图5-4-12是钩码质量为0.03 kg,砝码质量为0.02 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
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x及对应
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
图5-4-12
图5-4-13
(3)在小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________做正功,________
做负功.
(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中的图线(其中Δv2=v2-v).根据图线5-4-13可
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________.
答案:(1)②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
(2)5.05-5.10 0.48-0.50
(3)重力(钩码的重力) 摩擦力(阻力)
(4)Δv2∝x(速度平方的变化与位移成正比) 小车的质量
5.探究能力是进行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物体因绕轴转动而具
有的动能叫转动动能,转动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转动的角速度有关.
为了研究某一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ω的关系,某同学采用了
下述实验方法进行探索:如图5-4-10所示,先让砂轮由动力带动
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由于克服转轴间 图5-4-10
摩擦力做功,砂轮最后停下,测出砂轮脱离动力到停止转动的圈数n,通过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经实验测得的几组ω和n如下表所示:
ω/rad·s-1 |
0.5 |
1 |
2 |
3 |
4 |
n |
5.0 |
20 |
80 |
180 |
320 |
Ek/J |
|
|
|
|
|
另外已测试砂轮转轴的直径为1 cm,转轴间的摩擦力为 N.
(1)计算出砂轮每次脱离动力的转动动能,并填入上表中.
(2)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该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ω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脱离动力到最后停止转动,由动能定理得-Ff·n·πD=0-Ek0,即Ek0=nFfπD
=0.1n 将n的不同数值代入可得到相应的转动动能如下表:
Ek/J |
0.5 |
2 |
8 |
18 |
32 |
答案:(1)
Ek/J |
0.5 |
2 |
8 |
18 |
32 |
(2)Ek=2ω2
4.用图5-4-9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实验时测得小车的质量为m,木
板的倾角为θ.实验过程中,选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纸带,用直尺测得各点与A点间的距离
如图5-4-9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小车与斜面
间摩擦可忽略不计.
图5-4-9
若取BD段研究小车的动能变化,求动能的变化正确的表达式是 ( )
A.mg(d3-d1)sin θ B.mg(d3-d1)
C.m2 D.md4(d4-2d2)/8T2
答案:D
3.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5-4-8所示,
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图5-4-8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1、v2、v3…;
(3)作出W-v草图;
(4)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
否存在W∝v2、W∝v3、W∝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
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
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
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用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
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
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解析:由于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且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相同,因此每条橡皮
筋对小车做的功都相同,故A正确;小车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采取平衡摩擦力的方法
补偿,让木板固定在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抬高,使重力的下滑分力与摩擦力平衡,
故B正确;纸带上的点两端密、中间疏,说明小车先在橡皮筋拉力作用下加速,后在阻
力作用下减速,故C正确;由于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此时的速度是橡皮筋
对小车做功后的最大速度,故求速度应用匀速的那一段的数据,而不应该使用从第一点
到最后一点的数据来计算,故D项错,A、B、C正确.
答案:AB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