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反射现象 D.光的漫反射现象
2.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1. 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30一列长200米的列车,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它完全通过一座长1200米的
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31.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1200千米,已知南京到郑州的铁路线长约800千米,
从郑州开出的快车经过10小时到达南京,假设列车仍以在郑州、南京间的平均速
度运行,那么从南京到上海大约需多少时间?
29.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 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 ,从而使左
边的音叉振动发声,如果该实验在月球上进行,这泡沫球 (选填“也会”或
“不会”)像图示那样弹起.其原因是 .
32题图
28.右边列出了声音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V(m/s)。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可 以得出的结论有:
空气(15℃) |
340 |
海水(25℃) |
1531 |
空气(25℃) |
346 |
铜棒 |
3750 |
软木 |
500 |
大理石 |
3810 |
煤油 |
1324 |
铝棒 |
5000 |
蒸馏水 |
1497 |
铁棒 |
5200 |
(1)
(2)
27.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小车的平均速度。他用刻度尺测得斜面长 为S=1.2m,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时间为1s,通过全程S所用的时间是1.5s。 那么,小车通过后一半路程S2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 平均速度是_____m/s。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26.如图所示是测量乒乓球直径的一种方法,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它 的半径是 cm。
25.某地道路如图所示,AB=15m,BC=10m,BD=60m,一歹徒在A处作案后,
跑到B处时,被C处的小明发现,歹徒以6m/s的速度向D处逃跑,小明
迅速追击歹徒,最后在D处将歹徒抓获。小明从发现到抓住歹徒所用时间
为___s,小明追击歹徒的速度是___m/s。
第28题图
24.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
体在 通过的路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