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9923  139931  139937  139941  139947  139949  139953  139959  139961  139967  139973  139977  139979  139983  139989  139991  139997  140001  140003  140007  140009  140013  140015  140017  140018  140019  140021  140022  140023  140025  140027  140031  140033  140037  140039  140043  140049  140051  140057  140061  140063  140067  140073  140079  140081  140087  140091  140093  140099  140103  140109  140117  447348 

8.      小亮的妈妈出差回来,买回一个很别致的工艺品,小亮看后爱不释手,他看到这个工艺品有的地方是金属的,有的地方是陶瓷的,于是他想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你能帮他设计一个实验吗?

答: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然后把工艺品中的各部分分别接入AB两点之间,如果小灯泡亮了则是导体,若没亮则是绝缘体。

试题详情

7.      某同学在学完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后,他想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电工原件中的重要材料,那么导体和绝缘体中有没有绝对的界线?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去查了许多资料,最后他只知道常温下普通的玻璃是绝缘体,因为玻璃内自由电子很少,但是玻璃变成红炽状态时,又变成导体,这是玻璃内的自由电子增多,他看后还是想不通是为什么?你能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吗?

答:把玻璃接在有小灯泡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然后对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小灯泡亮了则可说明玻璃是导体。

试题详情

6.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小明和她的同学一同去效游,在野外他们看到小鸟停在高压线上欢快的歌唱,他们感到很奇怪,老师不是才讲了的吗,人接触高压线时,会触电的,那么小鸟为什么不会触电呢?针对这个问题,她们讨论了以下四种结论,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B )A小鸟是绝缘体,所以不会触电B小鸟两个瓜间的电压低,不会使小鸟触电C小鸟生命力强,所以不会触电D说线路中电流太小,不能使小鸟触电

试题详情

5.      王某是希望村的村民,一天她在家用洗衣机洗衣服时,突然洗衣机坏了,于是她请来同村的电工小刘,小刘虽然对电工的知识了解不多,但他的胆子是够大的,他一进家门拿出工具就开始修理,王某见后说电源没切断;小刘说没关系,我经常这样修,没事。本来王某家的洗衣机是三角插头的,但因买回来的时候,家中没有三孔插座,于是他就把上面的一个角弄弯了插在两孔插座里,一直用来也相安无事,此时他看到地上有一些水,于是他就用拖把把水拖开,刚一会儿,只见小刘一头倒在地上,王某丢掉拖把立即跑到外面大喊:“不好了,有人触电啦。”人们到处去找村里的医生,好不容易找到来了医生,医生来到王某家立即切断电源,然后去看小刘,已晚了,小刘因触电身亡。回答下列问题:

a)      读完本文章,你认为小刘的死是因为什么造成的?

b)     在此文中有哪些地方操作违背了安全用是常识?

答:A:没有安全用电,修理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洗衣机应用三孔插座,小刘触电后先切断电源再去叫人来救。

试题详情

4.      在有暖气设备的屋子里,冬天仍然是温暖如春,这是暖气片的功劳。暖气片,就是用铸铁制成的散热片。它在不大的范围时装有层层叠叠的片状管道,因此扩大了跟空气的接触面积,管道里的蒸气送来的热量,大部分从这儿散发出来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是很不容易传热的,为什么暖气片却能把整个房间里的空气烘暖呢?气体是会流动的,并且有热胀冷缩,靠近暖气片的空气首先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变得轻了便往上升,其它部分的冷空气就流到暖气片的周围,来填补上升空气空出来的位置,它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接着往上升;先前上升的空气渐渐变冷,密度又增大了,便往下流,这样,房间里的空气便开始上下“对流”起来,在对流的过程中,整个房间里的空气都热起来,室内也不暖和了。因为热量是暖气片上散发出来的,所以安装的位置要选好,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出现,暖气片大都安装在窗台的下面。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由于暖气片接近地面,能使室内的全部空气发生对流,所以保持了室温的均衡;第二,一旦冷空气从窗缝里钻进来,暖气片就把它加热,起到了防冷的作用。人们选择适当的位置安装暖气片,是为了空气更好地对流,其实,这个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必须考虑,比方说,氏锅灶上的烟囱、仓库的天窗与地窗,究竟安装在哪里好,都是有讲究的。请回答:

a)      在文章中提到了把暖气片安装在什么位置比较好,为什么?

b)     在文章末尾提到锅灶上的烟囱等的安装都是有讲究的,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去观察一个,想想其中的道理。

答:安装在窗台的下面比较好,这样安装能利用空气的对流使整个房间变得暖和,也可时对从窗台进来的冷空气进加热,可以起到防冷的作用。

试题详情

3.      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乎乎的“冻豆腐”,那真算得上是一种别具风味的美菜。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之后,它的模样为什么会变得象泡沫塑料呢?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的容器,这些小孔里面充满了水分,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异的性质:在4℃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时,结成冰,这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象泡沫塑料一样,冻豆腐经过烹饪,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美可口。近年来,工业生产上出现了一种巧妙的新工艺“冰冻成型”也是冰冻膨胀原理的应用,办法是:根据零件的形状用强度很大的金属,做一个凹形的阴模和一个凸形的阳模,把要加工的金属板放在这两个模的中间,在阳模和密闭的外壳之间,灌满4℃的水左右的水,然后把这个装置冷却到0℃以下。这时,由于水结冰,体积变大,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把阳模压向阴模,便会金属板压成一定形状的部件。由于水在4℃时,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水温低于4℃时体积反而增大,所以,在4℃时水就不再上下对流了,因此,到了冬季,寒冷的地区的江河湖泊,表面上虽然结了厚厚的冰层,但下面的水的温度却保持在4℃左右,这就给水生物创造了生存的环境。冰冻也会给人们带不危险,它能使水缸冻破,自来水管冻裂 因此在冬季来临的时候,要及时做好保暖防冻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a)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学到了一些什么知识?

b)     冰冻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也带不了许多危害,除文章中提到的你还能列举一至两例吗?

答:学到的知识有:1)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2)水在4℃,密度最大。

试题详情

2.      上课时,老师没有按照书中提供的器材做准备,而是给同学们准备了另外一些器材,有两端均开口的长直玻璃管、小药水瓶带橡胶帽、红色的水,利用这些器材制作一只简易的温度计请你设计一下,该如何做,并画出相应的结构图。

试题详情

1.      课本中图4.1-2所示是伽利略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只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先给细玻璃管封闭端加热,使里面的空气跑出一部分,停止加热。带色的液体就顺着玻璃管升上去,这样就做成了一只测气温的温度计。想一想,伽利略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气温的高低的。如果在玻璃上刻出表示温度的刻度,温度高的刻度是在温度低的刻度下方还是上方?

答:温度高的刻度应在温度低的刻度的下方。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变大,使液柱下降。

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变小,液柱上升。

试题详情

16.    小伟在卫生间里洗热水澡时,发现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但洗完澡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什么?小伟想若是在洗澡时,玻璃镜面要是不模糊,该多好呀!于是他弄清了镜面变模糊的原因,并通过自已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一个不产生水雾的镜子,并还申请了专利。你知道小伟设计的不产生水雾的镜子的原理吗?

答: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是因为水蒸气的镜面上液化成小水珠而使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澡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这是因为镜面的水蒸发了的缘故。小伟设计的不产生水雾的镜子,可能是在镜子后面安有一个电加热器, 这样一来,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镜面就不会在上面液化小水珠。

试题详情

15.    夏天,人们常用扇子或电风扇来降温;冬天寒风吹来觉得特别冷,这引起事实使小明猜想:风能导致气温的降低。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检验这个猜想是否正确,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写在下面。

答:用电风扇对着温度计吹,看温度计的示数是否降低,若降低则说明风可使气温降低;若不降低则说明,风不可以使气温降低。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