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41174  141182  141188  141192  141198  141200  141204  141210  141212  141218  141224  141228  141230  141234  141240  141242  141248  141252  141254  141258  141260  141264  141266  141268  141269  141270  141272  141273  141274  141276  141278  141282  141284  141288  141290  141294  141300  141302  141308  141312  141314  141318  141324  141330  141332  141338  141342  141344  141350  141354  141360  141368  447348 

3、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试题详情

2、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在南京“中山北路”平直的快车道上,有三辆汽车正同向顺风行驶,此时甲车上的人感觉顺风,乙车上的人感到逆风,丙车上的人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初步判定三辆汽车中行驶速度最大的是   车。若以丙车为参照物,风与丙车处于相对     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若丙车的车速10m/s,风在1.2s内移动的距离是   m。

试题详情

1、快速k15列车的速度可达到108km/h,读作    ;合    m/s,其物理含义是 

                

试题详情

22、《扬子晚报》报道:2002年6月20日,位于南京栖霞区中国水泥厂附近的宁沪铁路的一个隧道岔道口,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汽车抛锚在隧道岔道口上,与火车相撞,造成2死5伤。为了提高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铁路局要求火车司机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行驶的速度为72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距离隧道口山崖有多远?

试题详情

2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是水中传播速度的实验是于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完成的。实验人员将两只船开到湖中心,使两船相距13847m。甲船上的实验员向湖水里放置了一口钟,船上准备了一些火药,在敲钟的同时把船的火药点燃,乙船上的实验员在靠近船体的一侧放了一个纳音装置,用来听取湖水里传来的钟声。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乙船上的实验员看见火药闪光约10s后听到纳音装置中的钟声,试求当时声音在湖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试题详情

20、用细线拴住一根汤匙的柄,把线的两端用手分别按在两只耳朵上,摆动汤匙,设法使它轻轻撞击桌子的边沿,如图3-3示,则听到的声音的情况会是怎样的?若使细线离开耳朵,再使汤匙轻敲桌边沿,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情况会有什么不同?试探究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试题详情

19、夏天买西瓜时,要捧起西瓜拍拍几下,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来鉴别西瓜的生与熟?

试题详情

18、如图3-2示,在一个社区内,有几只喜鹊在树上鸣叫,听觉良好的小华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的窗户能听到室外喜鹊的鸣叫声;此时小明正站在对面楼房内的窗户前,此房间的窗户也是紧闭,他靠近的窗户玻璃是双层玻璃做的(双层玻璃的夹层内被抽成了真空),他却几乎听不到室外喜鹊的“歌声”。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明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喜鹊的“歌唱声” ,而小华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喜鹊的“歌唱声”?                   

试题详情

17、选择减弱噪声的方法是(  )

A、只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如设法给发动机加消声器

B、只能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如用隔音板隔离

C、只能在听者身上想办法,如堵上耳朵,塞上耳塞

D、可以在声源处、声音传播过程中及听者耳朵上同时想办法减弱

试题详情

16、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的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A、  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为了装饰和美观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