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金刚石与石墨混合在一起,组成的物质是单质还是混合物?
甲生:是单质。因为金刚石是碳的单质,石墨也是碳的单质,它们混合在一起,仍只含一种元素,所以仍是单质。
诊断:
乙生:是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它们混合在一起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诊断:
思路解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这是由各自本身的结构决定的),所以它们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因此判断单质必须强调是纯净物,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单质,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也不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错误正确
10.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1)反应开始后,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中有_____________生成,被加热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成后,把被加热的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有_______色的铜,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网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再撤掉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木炭生成二氧化碳;酒精灯上加上金属网,有利于集中加热,产生高温;由于澄清石灰水容易倒吸,必须先撤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炸裂试管。
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C+2CuO2Cu+CO2↑
(2)亮红 木炭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金属铜
(3)使酒精灯的火焰集中,使被加热部位的温度更高
(4)把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酒精灯
9.在下列各种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石墨用作电极 B. 焦炭用于金属的冶炼
C. 活性炭用于某些气体或液体的净化 D. 炭黑用于制造油墨、鞋油和颜料
思路解析:用焦炭冶炼金属,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其他均是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答案:B
8. 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 )
A. 氢气 B. 二氧化碳 C. 木炭 D. 二氧化硫
思路解析:根据题意固体单质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是黑色的
B. 碳和氧气反应时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
C. 碳的几种单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 碳的几种单质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思路解析: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晶体,不是黑色,A错。碳和氧气反应,氧气充足时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物是一氧化碳,B错。碳的几种单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相同的化学性质,D错。
答案:C
6.有关碳的化学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和氧气反应时,产物可以是CO2也可以是CO
B. 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吸热反应
C. 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放热反应
D. 灼热的碳能还原二氧化碳
思路解析: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反应,因此燃烧是放热反应。
答案:B
5.用墨书写的字或绘的画能保存多年不褪色,是由于常温下碳( )
A. 化学性质不活泼 B. 具有吸附性
C. 具有还原性 D. 具有氧化性
思路解析: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由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用墨书写的字或绘的画能保存多年不褪色。
答案:A
4. 防毒面具中用来除去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
A. 焦炭 B. 炭黑 C. 活性炭 D. 石墨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碳的不同单质的用途。其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够吸附气体和固体微小颗粒。
答案:C
3.(2010广东广州中考,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 B.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C.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 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
思路解析: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原理是NaHCO3+HCl====NaCl+CO2↑+H2O。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用NaHCO3来治疗胃酸过多症,主要是利用了它能与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性质。
答案:B
2.(经典回放)最近中国科技大学陈乾旺教授领导的研究组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作原料,在440 ℃和800 atm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金刚石,同时生成氧化钠,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金刚石的逆转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给予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题目给出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按信息书写即可。书写时两个反应条件一个也不能落下,否则,会因为书写不完整而失分。
答案:CO2+4NaC+2Na2O 置换?反应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