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41993  142001  142007  142011  142017  142019  142023  142029  142031  142037  142043  142047  142049  142053  142059  142061  142067  142071  142073  142077  142079  142083  142085  142087  142088  142089  142091  142092  142093  142095  142097  142101  142103  142107  142109  142113  142119  142121  142127  142131  142133  142137  142143  142149  142151  142157  142161  142163  142169  142173  142179  142187  447348 

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B. 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

 C. 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D. 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

解析:生活中大部分物体本身都不发光,如人、衣服,但都能在平面镜中成像;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告诉我们,平面镜成的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且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故人无论离平面镜远近,成的像都一样大。

答案:D

试题详情

3.如图所示是-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掌握三条特殊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是指其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答案:C

试题详情

2.一块地板砖的面积约为 ( )  A.1600微米2  B.1600毫米2 C.1600厘米2  D.1600分米2

解析:一种常见的地板砖的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故面积为1600厘米2

答案:C

试题详情

1.用刻度尺测量一个长方体木块的长度,如图中所示,该木块的长度应记为( )

A.2.3cm B.2.30cm  C.2.302cm D.3.30cm

解析: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最小刻度值,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在本题中,尺子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所以,记录结果时应估读到毫米的十分位,准确到毫米位。

答案:B

试题详情

13. 离开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子弹的受力情况是______,它是由______施于子弹的。  解析:离开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只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答案:重力 地球

试题详情

12.如图所示,光在水和空气两种物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______是反射角,物质I是______。

解析:首先用光的反射定律来判断,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由图可以看出三条光线中有一条为入射光线,另两条为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再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确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即可确定出哪边是水哪边是空气。

答案:∠1  水

试题详情

11.小王通过平面镜看到小李的脸,那么小李     看到小王的脸(填“也能”或“不能”),这是因为       的道理.

解析:小王通过平面镜看到小李的脸,说明光由小李的脸通过平面镜射到了小王的眼中,由于光路可逆光也能由小王的脸通过平面镜射到了小李的眼中。

答案:也能  光路可逆

试题详情

9.旅游鞋的鞋底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__从而增大摩擦;用手握紧瓶子是为了__________从而增大摩擦,使瓶子不至于掉下来;移动重的木箱,在箱底垫上几根圆木棒是为了________从而减小摩擦;做针线活时,将针在头发中擦几下是为了__________从而减小摩擦 .

解析: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要害摩擦的方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或给接触表面加润滑剂、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等。

答案: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压力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加润滑剂

试题详情

8.下述情况中,力的作用效果各是什么?

(1)用力把弹弓拉开: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力使木条变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力推出飞来的排球:________________(4)用力扔出手中的石子:________________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了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运动快慢、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答案:(1)形变(2)形变(3)运动方向(4)运动快慢

试题详情

6.从侧面观看圆形玻璃缸中的金鱼,常常看到个别条金鱼比真实的大得多,这是因为鱼缸可抽象成     模型,比实际大得多的鱼是     像(填“实”或“虚”)

解析:圆形玻璃缸装上水后,中间比边缘厚,可抽象成凸透镜模型,看到个别条金鱼比真实的大得多,这是因为金鱼靠近“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凸透镜 虚

7 .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如图所示,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  (4)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近。   (5)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解析:总结一下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时,在透镜的另一方得不到物体的实像,通过透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跟平面镜成像相似,不是物体上各点发出的光实际会聚成的,所以是虚像.

答案:(1)d(2)a(3)d(4)a(5)e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