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4152  14160  14166  14170  14176  14178  14182  14188  14190  14196  14202  14206  14208  14212  14218  14220  14226  14230  14232  14236  14238  14242  14244  14246  14247  14248  14250  14251  14252  14254  14256  14260  14262  14266  14268  14272  14278  14280  14286  14290  14292  14296  14302  14308  14310  14316  14320  14322  14328  14332  14338  14346  447348 

4.(2010山东课改区) 壹圆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思路解析:该题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注意题目中的“这一过程而言”,题目问的是过程,所以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实验而不是假设。

答案:B

试题详情

3.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改变,这种能量的改变常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放出、吸收。

思路解析:人类研究化学的目的其一就是利用反应放出的能量,主要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

答案:热能  光能  电能

试题详情

2.硫酸铜溶液是__________色的,氧化镁固体是__________色的,氢氧化钠溶液能使__________色的酚酞试液变成__________色。

思路解析:实验时应注意观察现象,不仅是反应的现象,还要观察反应前后各物质的颜色状态等。

答案:蓝  白  无  红

试题详情

1.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思路解析:电池中含有镉等重金属元素,会大面积污染环境,所以应该集中回收处理。B中天然果汁中的水也是一种化学物质。

答案:A

试题详情

11.(2010河北中考,38) 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

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解析:(1)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说明含有Na2CO3,但并不能证明只是Na2CO3,两者的混合物也可以产生气体。(2)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是碱性溶液,但Na2CO3溶液也显碱性,故不能确定白色粉末就是NaOH。(3)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生成了Ba2CO3沉淀,可以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Na2CO3,至沉淀不再产生后过滤出的滤液应滴酚酞(或石蕊)试液,如果滤液显碱性,说明白色粉末中还含有NaOH,不变色说明是纯净的Na2CO3粉末。

答案:(1)不正确,两者混合物也可

(2)不正确,碳酸钠也呈碱性

(3)碳酸钠  向滤液中滴酚酞(或石蕊)试液不可,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的确定

快乐时光

今天

   有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学生们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并强调标签上要写上是哪天完成的,过一周要用此溶液做实验。几天后,老师突然问一个叫汤姆的学生:“溶液是哪天配制的?”汤姆拿出那瓶已配好的溶液,上面写到:“今天。”

试题详情

10.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A、B、C、D、E,进行两两混合实验,其现象如下:

实验
A+B
A+E
B+C
B+E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1)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gNO3  Na2CO3  Ca(NO3)2  KNO3  HCl

(2)AgNO3+HCl====AgCl↓+HN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试题详情

9.物质A为常见的白色固体,A遇水后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微溶于水的白色粉末B;A、B与盐酸反应都能生成C;C溶液与一种钠盐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D;D遇盐酸又生成C。

(1)写出A、B、C、D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O  Ca(OH)2  CaCl2  CaCO3  (2)Ca(OH)2+2HCl====CaCl2+2H2O

CaCl2+Na2CO3====CaCO3↓+2NaCl

试题详情

8.小明发现一个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1)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简述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图中可知,该物质是一种“某酸钠”的盐溶液。也就是说未知的是酸根,可以猜想是碳酸钠或硫酸钠。当然,最好与你熟悉什么物质的鉴别结合起来猜想。

答案:(1)碳酸钠等

(2)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该试剂确实是碳酸钠溶液

试题详情

7.(2010江苏南通中考,24)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以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先制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进而生产出纯碱。下表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对____________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要使NH4Cl饱和溶液中的NH4Cl结晶析出,在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进行比较合适。

 
0 ℃
20 ℃
40 ℃
60 ℃
NaHCO3
6.9
9.6
12.7
16.4
NaCl
35.7
35.8
36.6
37.3
NH4Cl
29.4
37.2
45.8
55.2

(3)“侯氏制碱法”制NaHCO3的方程式是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度对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的影响都比较大,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中可溶解的NH4Cl的质量变大,可以通过在较高温度下配置NH4Cl的饱和溶液,然后再降温结晶析出NH4Cl的办法将NH4Cl从溶液中分离出来;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这个反应能够进行是因为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可以结晶析出。

答案:(1)NaCl  (2)较低  (3)有溶解度较小的NaHCO3产生

试题详情

6.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NaCl、Na2CO3、Na2SO4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中过滤后剩下的是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没有Cu2+,因此固体中肯定不含CuSO4;白色固体加水混合后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含有Ba2+,故白色固体中肯定含有BaCl2;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不含,因此白色固体中肯定不含Na2SO4和CuSO4;沉淀加入稀盐酸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说明沉淀中含有,而只有Na2CO3中含有,故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答案:(1)CuSO4、Na2SO4  BaCl2、Na2CO3  (2)NaCl  (3)NaCl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