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
**12.如图15-20,R1=2Ω,R2=3Ω,电压表的示数为1V。求:R2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1.5]
知识的应用
**13.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干路中的电流( )。[0.5]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4.将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已知R1=4R2,则在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 )[1.5]
A.1:4 B.4:1 C.2:1 D.1:16
**15.将20只电阻都是9Ω的小灯泡串联后接在36V的电源上,通过其中一个小灯泡的电流为 mA。[1.0]
**16.如图15-21所示的电路,电压U为24V,电流表的示数为1.2A,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电阻R1阻值为 Ω。[1.0]
**17.电阻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1.5kΩ,接入电路后,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3V,则R1的阻值是
Ω。[1.5]
**18.如图15-22所示,已知R1=6Ω,U∶U2=4∶1,则R2的阻值是 Ω,U1∶U2= 。[2.0]
**19.把6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24V的电路上,每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V。若每个小灯泡的电阻都是16Ω,电路中的电流是 A。[2.5]
**20.如图15-23所示的电路中,并联电路的电压U = ;干路中的电流I = ;总电阻的倒数1/R = 。[1.5]
**2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要 ,因为导体并联相当于 。[1.5]
**22.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为4Ω,那么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Ω。[1.0]
**23.将6只30Ω的电阻并联起来,其电阻为 Ω,15Ω的电阻与30Ω的电阻并联,总电阻是 Ω。[1.5]
**24.将两个灯泡L1与L2并联,用电流表测出通过L1和干路中的电流分别为0.5A和0.7A,则通过L2的电流为 mA。[1.5]
**25.将一阻值为10Ω的均匀的电阻丝对折后,当成一根使用,则对折后的电阻为
Ω。
***26.如图15-24所示的电路,R1的阻值为10Ω,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3.2V。求:R1两端的电压,R2的阻值及电源电压。[2.5]
***27.如图15-25:U1=6V,U=10V,通过R1的电流是0.4A,求:R1、R2的阻值。[2.5]
***28.判断题:[2.5]
(1)( )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而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 )欧姆定律公式中的I、U、R是同一电路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串联电路中的任一用电器被烧断时,其它用电器仍然正常工作
(4)( )串联电路上,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时,总电阻也增大
(5)( )金属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所以电流和方向就是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
***29.两盏电灯L1、L2串联在家庭电路中,如果它们的电阻分别是440Ω和110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灯L1、L2两端的电压各多大?[2.5]
***30.R1与R2串联后,连到10V的电源上,R1=30Ω,测得R1两端的电压为6V,求:电路中的电流和R2的阻值。[2.5]
***31.R1、R2串联后接到18V的电源上,测得通过R1的电流为0.2A,R2的电阻是40Ω。求:R1的阻值和R2两端的电压。[2.5]
***32.R1=60Ω,R2=70Ω,它们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测得5秒钟通过R1的电量是6C,则电源电压和R2两端的电压各多大?[2.5]
***33.如图15-26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20V,R1=25Ω,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求R2的阻值和电压表的示数。[2.5]
***34.n个阻值分别为R1、R2……Rn电阻串联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U1∶U2= ;U1∶U= ;Un∶U= 。由此可见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的分配与各部分电阻成 。[2.5]
***35.粗细相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A和B,A的长度大于B的长度,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是( )。[1.5]
A.IA>IB, UA=UB B. IA<IB, U1=U2
C.IA=IB, UA<UB D. IA=IB, UA>UB
***36.有三个电阻,阻值分别是3Ω、6Ω、9Ω,串联后接到6V的电源上,则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1.5]
A.2V、4V、6V B.1V、2V、3V
C.3V、2V、1V D.6V、4V、2V
***37.有一电铃正常工作的电压是12V,要将此电铃接到电压是20V的电源上,应如何办?[2.5]
***38.一把电铬铁,正常工作的电阻是72Ω,通过的电流是0.1A,问必须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才能把接到220V的电源上?[2.5]
***39.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6V,阻值为15Ω,将它与一只12Ω的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是多大的电源上,此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2.5]
***40.两个电阻R1、R2,它们的阻值分别是10Ω、20Ω,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电5min,则通过R1、R2的电量分别是( )。[1.5]
A.1C,2C B.180C,90C
C.40C,20C D.60C,60C
***41.将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3R2,总电压为4V,则R1两端的电压为( )。[1.5]
A.4V B.3V C.2V D.1V
***42.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锰铜丝,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 )。[1.5]
A.粗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
B.细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
C.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细的电压大
D.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粗的电压大
***43.一段导体的电阻增加3Ω后,接在原电源上,发现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原来的4/5,则该导体原来的阻值是多少?[2.5]
***44.如图15-27所示的电路,R1=20Ω,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为0-40Ω,当变阻器滑片P移至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那么当变阻器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多大?[3.5]
***45.如图15-28所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7.5Ω,电压是1.5V。如果电源电压为4V,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变阻器分去电压 V,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 A,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Ω。[2.5]
***46.如图15-29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灯泡L的电阻为3Ω,整个电路的电阻为30Ω,那么,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V,电压表的示数是 V。[2.5]
***47.如图15-30所示的电路中,当变阻器的滑片在向右移动过程中,变阻器连接入电路的阻值将
,电路中的电流将 ,电阻R1两端的电压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
***48.如图15-31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路的总电阻、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1.5]
A.变小、变大、不变 B.不变、变大、变小
C.变大、变小、变小 D.变大、变大、变大
***49.如图15-32,R1=10Ω,R2是阻值为0-40Ω的变阻器,电源电压为10V。当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多大?当P在AB中点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多大?[2.5]
***50.R1=5Ω,R2=7Ω,将R1、R2串联在某电路上,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
I1∶I2= ,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2.0]
***51.下列各图15-33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各怎样变化:[4.5]
若滑片P向右移动: 若滑片P向左移动: 若滑片P向右移动:
电流表示数 ; 电流表示数 ; 电流表示数 ;
电压表示数 ; 电压表示数 ; 电压表示数 ;
***52.如图15-34所示的电路,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由U1变化到U2,U1∶U2=5∶2,则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前后,通过电阻R的电流之比为( )。[2.5]
A.5∶2 B.2∶5
C.1∶1 D.无法判断
***53.将电阻R1和R2组成串联电阻,R1∶R2=3∶1,如果电路两端的总电压是12V,那么R1两端的电压是( )。[2.0]
A.4V B.3V C.8V D.9V
***54.如图15-35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不变,R1=8Ω,R2是最大阻值为60Ω的变阻器。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变化范围。[2.5]
***55.如图15-36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10Ω,R2是0-50Ω的变阻器。求当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2.5]
***56.某用电器R1上标有“10Ω 3A”,另一用电器R2上标有“50Ω 1.5A”,串联后接到电源上,为了使用电器正常工作,电源电压应不超过何值?[2.5]
***57.如图15-37所示的电路,灯L1、L2是
联的,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A2的示数为A1示数的3倍,则A3的示数为
A。[2.0]
***58.1Ω和10Ω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R1,1Ω、10Ω和100Ω的三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R2,则R1、R2的大小关系是( )。
1.5]
知识的拓展
***4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B.电流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压表不行
C.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流表不行
D.电流表和电压表都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47.如图15-13闭合开关S,电压表测的电压是( )。[1.0]
A.R1两端的电压 B.R2两端的电压
C.R1和R2两端的电压 D.电源两端的电压
***48.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2A,如果电压增大到9V时,导体中的电流变为多大。[1.5]
***49.一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从3V增加到3.8V时,通过该电阻器的电流增加了0.2A,则该电阻是多少?[1.5]
***50.在图15-14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
电压表V1和V2示数相同,发生的故障是( )。[1.5]
A.灯L1的灯丝断了 B.灯L2的灯丝断了
C.开关S处断路 D.L1两接线柱短路
***51.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8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A,如果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6V时,该导体中的电流是( )。[1.5]
A.0.4A B.0.5A C.0.7A D.0.93A
***52.如图15-15所示,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4种情况,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使电路中电流增大的是( )。[1.5]
|
***53.设计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超过0.5A。画出电路图,并用铅笔线代替导线将图15-16中的元件连接起来。[3.5]
***54.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通过它的电流为200mA,如果将两端电压再增加6V时,应选什么量程的电流表测其电流?[1.5]
***55.如图15-17所示的电路,灯L的电阻为10Ω,电源电压为6V,如果电压表被短路,那么( )。[1.0]
A.电流表被烧坏 B.电压表被烧坏
C.灯L被烧坏 D.不发生任何事故
***56.某同学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而电流表的指针指在满量程之外,这时( )。[1.5]
A.一定是电压表已损坏,应立即断开关
B.一定是电流表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应立即断开开关
C.可能是电压表发生了故障,而电流表既未接错也未损坏
D.可能是电流表与电压表接成了串联电路
***57.如图15-1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 )。[1.5]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 。[2.5]
*2.几个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因为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1.0]
**3.阻值为10Ω的电阻R1与阻值为25Ω的电阻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若通过R1的电流为0.2A,则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 ,R2两端的电压是 。[1.5]
**4.R1与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350Ω,已知电阻R1=170Ω,则电阻R2= Ω。
**5.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则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 ,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2.5]
**6.R1=5Ω,R2=10Ω,串联后接到6V的电源上,则R1两端的电U1为 ,R2两端的电压U2为 ,U1∶U2= 。[2.5]
**7.电阻R1=30Ω,与电阻R2串联后总电阻为90Ω,则电阻R2为 Ω。将这两个电阻并联,其并联的电阻为 Ω。[1.5]
**8.粗细相同的两根铝导线,长度关系是L1>L2,串联接入电路后,其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是( )。[1.5]
A.I1>I2,U1<U2 B.I1<I2,U1>U2
C.I1=I2,U1>U2 D.I1=I2,U1<U2
**9.串联电路随着用电器的个数增加,其总电阻( )。[1.0]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已知:R1=4Ω,它与一只电阻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2.4Ω,求:R2的阻值。[1.5]
**11.如图15-19,R1=6Ω,U2=3V,总电压为7V,求:R2=?
1.1×105V= kV= mV
260mA= A= μA
*4.用 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 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计算出电阻R,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 法。此实验的原理是 。[1.5]
**5.装有两节新干电池的手电筒,它的电压是 V。若灯泡的电阻为10Ω,当它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是 。[1.0]
**6.有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它的电阻是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6V时,它的电阻是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是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1.5]
**7.我们利用下列器材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按电路图(图15-2)用笔线连接电路(图15-3)。[3.5]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R两端的 ,测出相应的
。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改变 ,测出相应的 。
**8.下面的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2.5]
表1电阻R=15Ω
电压U(V) |
1.5 |
3 |
4.5 |
电流I(A) |
0.1 |
0.2 |
0.3 |
表2 电压U=2V
电阻R(Ω) |
5 |
10 |
20 |
电流I(A) |
0.4 |
0.2 |
0.1 |
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 ;
分析表2数据,可得出结论 。
**9.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5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A,那么当电压为1.5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1.0]
**10.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若导体的电阻为20Ω时,电流为0.2A,那么,导体的电阻为 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1.0]
**11.将30Ω的电阻接在一电源的两端,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3A,若把30Ω的电阻拿走,将10Ω与60Ω的电阻分别接在这个电源的两端,那么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是( )。[1.5]
A.0.9A,0.15A B.0.15A,0.9A
C.0.1A,0.6A
D.0.6A,0.1A
**12.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如图15-4所示,我们先使电阻箱R的电阻取某一值,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每一次的 和相应的电流值,得到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跟 成正比的关系;然后多次改变电阻箱R的电阻,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每次 保持不变,记录每次电阻箱R的阻值和相应的 值,得到电流跟 成反比的关系。[3.5]
**13.导体的电阻为15Ω,当其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4A,若将它两端的电压增加到1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此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1.5]
**14.如图15-5所示的电路,是表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接法。当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1)电流表示数变大的是 电路图;(2)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的是
电路图;(3)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的是 电路图;(4)不正确的连法是
电路图。[2.5]
**15.判断题:[2.5]
①( )灯泡发光时通过的电量越多,则电流越大
②(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当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导体中也就没有电阻了
③( )欧姆就是电阻
④( )某段导体中的电压越大,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⑤( )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大,则它对电流阻碍作用就越大
⑥( )将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串联后接在电阻中,则电阻大的通过的电流小
⑦( )由U=IR可知,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较大的,它两端的电压也较大
知识的应用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
A.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在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17.由欧姆定律 推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8.一个灯泡的灯丝的电阻是4Ω,当它两端的电压是2.8V时,求通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1.5]
**19.通过一个电阻器的电流是0.4A,电阻器的电阻是90Ω,求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多大?[1.5]
**20.把一个电热器把它接在家庭电路上,通过它的电流是5A,该电热器的电阻是多少?[1.5]
**21.如图15-6,开关合上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 端。当滑片从中点开始(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 ,电路中的电流变 ,灯泡亮度变 。[2.5]
**22.如图15-7电流表A1的示数为0.9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A,则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 ,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 。[1.5]
**23.如图15-8所示的电路,S合上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6V,V2的示数是3.8V,那么电灯L1两端的电压是 ,灯L2两端的电压是 。[1.5]
**24.一盏白炽灯接在家用电路上,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210Ω,求此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大?[1.5]
**25.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50mA,则该导体的电阻多大?[1.5]
**26.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Ω。[1.0]
**27.一个电阻为5Ω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为0.8A,说明它两端的电压是 V。[1.0]
**28.一个导体当它两端加8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则它的电阻是 Ω;这段导体两端加6V电压时,它的电流为 A,电阻为 Ω;当它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 Ω,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3.0]
**29.有甲、乙两个导体,当通过相同的电流时,甲两端的电压比乙两端的电压高,则两者的电阻相比( )。[1.0]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无法判定
**30.加在阻值12Ω的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V,则在3分20秒内通过该电阻的电量是多少?[1.5]
**31.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是220V,用电器的电阻是40Ω,能否用量程为0-3A的电流表测其电流?[1.5]
**32.加在阻值为30Ω的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V,10min通过该电阻的电量是 C。[1.0]
**33.若导体两端加8V电压时,1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是18C,导体中的电流是 A,导体的电阻是 Ω;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
Ω,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2.5]
**34.甲、乙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是1∶2,将它们分别接到同一电源的两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1.0]
**35.在电阻是5Ω的导体中,1.5min通过该导体的电量是45C,那么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V。[1.0]
**36.一个5Ω的电阻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3A,如果将这个电压加在10Ω的电阻两端,则电流是 A。[1.0]
**37.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500mA,那么导体两端电压为2V时,导体的电阻是( )。[1.0]
A.0.004Ω B.0.02Ω C.4Ω D.20Ω
**38.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15-9电路。[3.5]
在连接电路图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 (填A或B)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路中的 过大,而烧坏电路中的有关元件。
**39.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利用R=U/I计算出各次的电阻值。但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这属于实验中的 ,是不可避免的,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 。[1.5]
**40.将6V的电压加在用电器两端时,通过的电流是0.2A,该用电器的电阻是
Ω;将3V的电压加在同一用电器两端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是 A,用电器的电阻是 Ω;如果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零,该电阻的阻值是 Ω。[2.0]
**41.如图15-10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电灯L1上的电压为1.5V,则电压表的示数( )。[1.5]
A.1.5V B.4.5V
C.6V D.7.5V
***42.有甲、乙、丙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已知甲和乙粗细相同,但甲比乙长;乙和丙的长度相同,但乙比丙细。则三根导线中电阻最大的是( )。[1.0]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43.质量相同的铜丝和铝丝,它们的横截面积相等,铜丝和铝丝的电阻相比较( )。[1.0]
A.铜丝的电阻大 B.铝丝的电阻大
C.电阻一样大 D.无法比较
***44.如图15-11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若滑片向
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则应选用的接线柱是( )。[1.5]
A.AC或AD
B.BC或BD
C.AC或BD D.AB或BD
***45.请按要求将图15-12所示的器材用色笔连好电路并画出电路图。要求:当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灯变亮。
101.(1)如图127所示 (2)如图128所示。
100.(1)3伏特 (2)20欧姆 (3)9伏特
提示 首先要弄清电路的连接,小灯泡的滑动变阻器串联,所以,安培表的读数即是通过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再来看伏特表,电路中伏特表接在了电源两端,该两端点即是小灯泡、滑动变阻器串联电路的两个端点,所以,伏特表的读数应为小灯泡两端电压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明确了这些,灵活运用串联电路知识和欧姆定律,便可解决问题了。
(1)安培表的读数便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所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L应为
UL=IRL=0.3安培×10欧姆=3(伏特)
(2)在串联电路中,R总=R1+R2
本题的R总=RL+R R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那部分电阻。
R=R总?RL
=(30?10)欧姆=20(欧姆)
(3)在串联电路中 U=U1+U2
本题的U=UL+UR
∴U=UL+UR=I(RL+R)
=IR总=0.3安培×30欧姆=9(伏特)
99.(1)1安培 (2)4伏特
98.(1)0.4安培 (2)0.1安培 (3)20欧姆
提示 由电路图可知,R1和R2并联,题中给出了R2两端的电压,但却未给R2的阻值,这就需要运用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来解决。题中所给的R2两端的电压即R1两端的电压,于是很容易地便求出了通过R1的电流,干路电流已知,通过R2的电流I2=I?I1,知道了R2的电流,题中又给出了R2两端的电压,根据
97.3欧姆
提示 由于伏特表是并联在R1两端的,为使伏特表不损坏,闭合电键K,R1两端的电压最大值应不超过伏特表的最大量程6伏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电路的电流强度可由R1的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安律求出:
显然未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
R1、R2、R3相串联接在电源两端,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3的电阻至少多大。
96.18欧姆
提示 电阻R和未知电阻Rx并联,根据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中电流强度之和,当R上的电流强度为总电流强度的
95.提示 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后的总电阻
所以,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并联电路,其总电阻小于电阻R1小于电阻R2。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