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42622  142630  142636  142640  142646  142648  142652  142658  142660  142666  142672  142676  142678  142682  142688  142690  142696  142700  142702  142706  142708  142712  142714  142716  142717  142718  142720  142721  142722  142724  142726  142730  142732  142736  142738  142742  142748  142750  142756  142760  142762  142766  142772  142778  142780  142786  142790  142792  142798  142802  142808  142816  447348 

9.(2005江苏 南通)俗话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想对此进行研究,得到爸爸的支持。小明用圆底铁锅在煤气灶上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分别测出锅内水的温度和锅旁声音的强弱,测量结果如下表:

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99℃。分析以上信息,可知温度

     ℃时,响声最大。现在你对“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

试题详情

8.(应用题)保洁工人在擦桌子的时候,不小心将水洒在桌子上,他拿出了一张信纸去擦,结果没有擦干;他的同事拿出一张餐巾纸去擦,立刻将水擦干。

根据上述情景,请你和保洁工人一起提出一个科学探究课题,并完成如下探究报告。

(1)探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 主要器材: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设计和进行实验:实验表格设计:

(5)现象预测:_________________

(6)反思:⑴在本次实验设计中你是如何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有关问题的?请你举出一例说明。

⑵你认为在本次实验中,能够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7.付康和同学在课外活动时进行了一次“探究教室内的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1)同学们提出了各种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请你根据已有的信息和自己的体会,至少写出四种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

 
      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
{例}
        教室内的人数
1
 
2
 
3
 
4
 
 
 

(2)在你写出的因素中,请选出其中一种,猜想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

试题详情

6.小军经常参加球类体育运动,运动过程中不同情况下球的触地反弹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决定与小宇一起探究这一现象。他们计划首先通过实验研究“竖直下落的球的反弹高度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

(1)       猜想一下竖直下落的球的反弹高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为了探究与因素(1)的关系,请你设计一个可操作的方案。

(3) 在(2)的基础上请列出相应的器材。答:              

(4)除了小军和小宇提出的问题外,你还可以对球的反弹提出一个什么探究问题?

试题详情

5.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

A.苹果落在牛顿头上,发现万有引力

B.瓦特好奇水沸腾,发明蒸汽机

C.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D.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景

试题详情

4.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⑤③②① 

C ④③②⑥⑤①     D ③④⑥①②⑤

试题详情

3.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他应用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 ,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究竟上述哪一种可能是正确的呢?小明开始寻找证据。他仔细查看了外胎,没有发现有破的痕迹,他又查看了气嘴的螺丝,也没有发现松动。后来他把螺冒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好的。

他给车胎打气,仔细查看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也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

后来,他请修车的师傅把内胎取出,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中,只见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冒出,小明非常高兴,自行车胎漏气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分析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小明先后提出了哪几个假设?其中哪些假设在检验中被否定?哪一假设在检验中被肯定?

(3)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试题详情

2.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顶起壶盖而改进和发明了蒸汽机;………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你的看法是             

试题详情

1.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  )

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B。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源

试题详情

4.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导学    领你登堂入室 

预习效果反馈:
1.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     。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这个力叫      ,拉力、压力都属于   
 
2.测量力的工具叫     ,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3.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撤去拉力后弹簧不能恢复原状,说明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  
4.弹簧测力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       ______(选填“匀称”或“不匀称”)的。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要使测力计的示数为零,这个过程叫    ,测量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方向   
 
答案与启示:
1.  答案:形变;弹力;弹力
提示:形变可分为弹性形变和非弹性形变
 
 
 
2.  答案: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3.  答案:超过它的量程 提示:超过弹簧秤的量程,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4.  答案: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均匀的
 
5.  答案:校零,一致 

讲学 与你共同探究

坚信你能行                    勤奋才会赢

一、知识要点精讲 
1.认识弹力: 
(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弹性,这时候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例如:被压弯的弹簧,在力撤消后会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就是弹性形变,使物体具有这种形变的特性就是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两个物体间要产生弹力,必须要互相接触,并且互相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才行。平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性质: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3.弹簧测力计:
 (1)弹簧秤的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弹簧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形变量也即伸长量越大.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①使用前要先看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回零。②测力时被测的力要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③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二、实验和原理图示解析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①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主要由弹簧、挂钩、外壳、刻度盘指针组成,常见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中盘面上的“N”表示牛顿

   ②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弹簧受力后就会变长,变长后的弹簧比原弹簧长出的部分,叫做弹簧的长。
   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人们正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弹簧测力计。
   ③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正确使用弹簧测计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之前,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保证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超过它的量程,否则会损坏弹簧秤;要弄清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及最小分度值,还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校零。
   (2)测量时,要使弹簧的伸长的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测出的力准确;因为弹簧及挂钩有一定的重力,所以弹簧秤水平使用与竖直使用时指针的位置会略有不同,为此每次使用前我们应考虑测量时弹簧秤是竖直使用还是水平使用,然后将弹簧秤放置到使用时的位置进行调零。另外在测量之前最好把秤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目的是为了防止弹簧在秤壳中受阻,影响测量力的准确性。
   (3)最后读数时应在弹簧秤指针静止不动时,眼睛的视线与指针相平,然后根据指针所指的位置是几大格几小格得出所测力的大小。
 
三、典型例题诠释
[例1]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压)力大小成正比。,弹簧下挂5N重物时,弹簧伸长2cm,下挂7.5N重物时弹簧长度是10cm,求弹簧的原长?(在弹簧测量范围内)
解析:此题中F1=5N,ΔL1=2cm;F2=7.5N,L2=10cm,求L0=?先求ΔL2。因为F1/ F2= ΔL1/ΔL2,所以ΔL2=3cm;又因为ΔL2 = L2-L0,所以L0=L2-ΔL2 = 7cm。
答案:弹簧原长为7cm。

[例2] (04北京朝阳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 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_N.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它的测量范围为0-5 N,并且图中一个大格是1牛,分成5小格,每小格代表0.2牛,现在指针指在一个大格三个小格,所以示数为1.6 N
试根据上图所示的弹簧秤,回答下列问题:
 
四、易错点解析
例1.(03湛江)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下
C.使用前应校零
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有刻度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使用前必须注意有刻度仪器使用的共同特点,观察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对观察结果进行判断:使用这把弹簧测力计能不能用来测量现有力的大小;零刻线是否对准,若没有需调整才能用,另外力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推力、拉力、握力等,仅就拉力而言,也可以沿不同方向拉,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所测力的方向就是弹簧伸长的方向,因此本题应选D
 
 
[触类旁通]
1.接触的物体一定会产生弹力吗?
提示:不一定,接触的物体只有相互挤压时才会产生弹力,不挤压二者之间不会出现弹力
[能力测试]
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答案: D
[触类旁通]
用两只手拉一根弹簧的过程中,刚开始时不太费力,以后越拉越费力,为什么?
答案:因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所以拉得越长,越费力。
[活学活用]
小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示的装置,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k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指针位置/cm
1
2
3
4
5
6.5
7
8

(1)    分析实验数据,你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2)    你根据实验结果在实际的应用中可制成             

答案:(1)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弹簧测力计

[综合演练:]

根据课本后“小制作”栏目的要求,小明准备自制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来的伸长,填在如下表格中:

拉力F/N
1
2
3
4
5
6
7
长度l/cm
2.50
2.90
3.30
3.70
4.10
4.50
4.90
伸长/cm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2)赵明继续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拉力F/N
8
9
10
11
12
长度l/cm
5.30
5.70
6.10
6.60
7.30
伸长/cm
3.20
3.60
4.00
4.50
5.20

 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________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________N.

 (3)请你在图中根据表中数据的长度用直尺画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分度值为1N).

[分析]:从表格中数据很容易看出,当拉力每增加1牛时,相应的伸长也增加0.40 cm,所以可以得出拉力与弹簧伸长成正比,而当拉力增加到11牛时,此时每增加1牛伸长变为0.50cm。

答案:(1)Fkl或“拉力与弹簧伸长成正比”(2)11  10(3)图略.分度值1N,量程10N,长4cm

点评:超过一定范围,拉力与弹簧伸长就不成正比了,所以每个物理规律都有它的适用范围。

思路点拨:要注意的是要区分弹簧的长度与形变量,形变量等于弹簧的长度与原长差的绝对值,不要将它们混淆。同弹簧受到的拉(压)力成正比的是形变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思路点拨:对于此类问题要注意先了解一个大格代表多少牛,一个小格代表多少牛,尤其要注意的是有时一个大格不是由10个小格组成.

[一箭双雕]

下图是一位同学自制的弹簧测力计。请你简要地为它写出使用时必须注意的两个事项。

(1)                               

(2)                 提示:本题有多个答案,下面提供若干个供参考。 ①使用这个测力计,所测的力不能超过4N。

②测量前要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线。

③测量前应先轻轻拉动挂钩几次,看其能否自由伸缩。

④测量时,拉力方向要与弹簧轴线相一致

[易错解析]本题考察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解题关键是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熟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本题的易错点是没有分析到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有被外壳卡住的可能而认为B选项是多余的。

[一箭双雕]

如图甲所示的弹簧秤_______(填“能”或“不能”)马上用来测力的大小,需要先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