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4227  14235  14241  14245  14251  14253  14257  14263  14265  14271  14277  14281  14283  14287  14293  14295  14301  14305  14307  14311  14313  14317  14319  14321  14322  14323  14325  14326  14327  14329  14331  14335  14337  14341  14343  14347  14353  14355  14361  14365  14367  14371  14377  14383  14385  14391  14395  14397  14403  14407  14413  14421  447348 

9.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1)纳Ne____________;(2)汞H G____________;(3)绿Cl____________;(4)猛MN____________;(5)美Mg____________;(6)钙Cd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只有一个字母时应大写,若有两个字母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答案:(1)氖 Ne (2)汞 Hg (3)氯 Cl (4)锰 Mn (5)镁 Mg (6)钙Ca

试题详情

8.判断以下的叙述是否错误,说明理由。

(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2)单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化合物不能发生化学变化。

(3)单质和单质混合就形成化合物,化合物和化合物混合就形成混合物。

(4)溶于水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5)有固定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6)洁净的糖水是纯净物。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

答案:(1)错误。自然界的物质既有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也有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

(2)错误。单质和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化学变化。

(3)错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不同的单质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不同的化合物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

(4)错误。只含有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溶于水不是判断纯净物的标准。

(5)错误。只含有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有固定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6)错误。洁净的糖水是糖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试题详情

7.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思路解析: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从宏观上说,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说,一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

答案:B

试题详情

6.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为是否由(   )

A.同种物质组成     B.同种元素组成

C.同种分子组成     D.同种粒子组成

思路解析:单质和化合物同属于纯净物,从宏观角度看它们都由一种物质组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A、C“同属一种物质”或“一种分子”,都无法确定其组成是一种或多种元素,所以不能视为判断的依据。B正确。D“粒子”的组成本身,无法判定其元素的组成,当然也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答案:B

试题详情

5.人类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

A.铁      B.碘       C.硒        D.铅

思路解析: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还有一些是非必需元素,另有一些是有害元素,如本题中D项中的铅。其他三种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答案:D

试题详情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O2     B.Mg        C.H         D.N

思路解析: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该符号成为单独的元素符号,排除A。当原子直接构成单质时,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符合题意的只有B。C和D选项的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H2和N2

答案: B

试题详情

3.(2010山东烟台中考,10)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合物中,①可显-2价,⑤可显+2价

B.①②为非金属元素,④⑤为金属元素

C.上述粒子在形成化合物前后,其质子数、电子数均发生改变而质量不变

D.在化学反应中①与④、②与⑤相互作用,均能形成与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

思路解析: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①为氧元素,②为氟元素,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③为氖元素,化学性质相对稳定。④为钠元素,⑤为Mg元素,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①②④⑤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均能形成与③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这些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无论是得电子还是失电子,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一定不会改变的。

答案:C

试题详情

2.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 (   )

A.Al2O3       B.Al2(SO4)3        C.Al(NO3)3        D.Fe(NO3)3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在不同环境中含量的识记能力。关键在于平时学习时有意识地按知识点进行归纳。如搜索“化学之最”“元素之最”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别为铝(Al)和氧(O),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N)。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硝酸铝(Al(NO3)3)。

答案:C

试题详情

1.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1)2个钙原子____________,(2)氧气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______,(4)氮元素____________,(5)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6)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7)H____________,(8)4P____________,(9)2Cl____________,(10)3H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元素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同时也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当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后,则只表示该元素的若干个原子,如Ca既表示钙元素,同时表示一个钙原子,但2Ca则只能表示2个钙原子,不能表示2个钙元素。

答案:(1)2Ca (2)O2  (3)CO2  (4)N  ?(5)3Fe? (6)2Ne (7)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8)4个磷原子 (9)2个氯原子 (10) 3个氢原子

试题详情

7.构成并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__;在它们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构成并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对于物质组成,应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进行描述: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氧元素,在这些物质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

答案:水分子 氧元素 氧原子

快乐时光

点名

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同时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她喊了十次都没人来领……。黄肚皮!黄肚皮!……。怎麽搞的,人跑哪去了!!………。

最后全部发完后还是剩下那一本,于是还没拿到的人举手!!这时有个个子小小的女生举了手,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黄月坡,老师。”

30 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