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 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2.下列选项中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7.某学校的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1)小丽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13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13乙中连接测量A点电流时的实物电路图。(2分)
|
(2)小明所在小组的同学选用了一个“2.5V 0.3A”和一个“3.8V 0.3A”的小灯泡,按电路图(图13甲)连接后做了两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测量 |
A点的电流IA/A |
B点的电流IB/A |
C点的电流IC/A |
第一次 |
0.48 |
0.26 |
0.22 |
第二次 |
0.40 |
0.22 |
0.18 |
分析表一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答: 。
(3)小红所在小组的同学选用了两个“2.5V 0.3A”的小灯泡,按电路图(图13甲)连接后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的电流表读数如图14所示,请将数据记录在表二相应位置。(3分)
(表二)
测量 |
A点的电流 IA/A |
B点的电流IB/A |
C点的电流IC/A |
第一次 |
|
|
|
第二次 |
0.52 |
0.26 |
0.26 |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时,小红认为该实验应有如下结论: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都相等;②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为I干路=n I支路。(n为支路条数)
你同意小红的结论吗?你如何评价小红的观点?(3分)
答:
。
26.初二3班第6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水温/℃ |
…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7 |
97 |
97 |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1分)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12坐标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3分)
(3)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7℃,说明当时的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分)
25.下面是小东和小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每空1分)
(1)在探究前,小东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他们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 cm。
(2)实验时,他们先将蜡烛、 和 依次放置,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蜡烛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
(3)当蜡烛离凸透镜30cm时,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在某一位置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4)当蜡烛离凸透镜15cm时,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在某一位置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5)当蜡烛离凸透镜5cm时,光屏上看不到像,但透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
的虚像, 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24.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
|
发声频率范围(Hz) |
听觉频率范围(Hz) |
|
发声频率范围 (Hz) |
听觉频率范围 (Hz) |
人 |
85-1100 |
20-20000 |
蝙蝠 |
10000-120000 |
1000-120000 |
狗 |
452-1800 |
15-50000 |
海豚 |
7000-12000 |
150-150000 |
猫 |
760-1500 |
60-65000 |
|
|
|
(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写出两点。4分)
(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3分)
23.根据图11甲的电路图,在图11乙方框内画出它所对应的电路图。
22.在图10中已知某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AC方向射出,AC与主光轴平行;另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OB方向射出(O是透镜的光心),试画出与光线AC和OB分别对应的入射光线。
![]() |
|||
|
|||
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