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 如图13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思考:
4.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以及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有关,为了通过实验探究蒸发的快慢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三组实验,每组实验中分别滴在两块玻璃板上的酒精质量相等.请根据如图12所示情景回答问题:
(1)根据甲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2)根据乙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3)根据丙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综合题
4.如图11所示装置用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0 |
100 |
100 |
… |
图8 图9 图10 图11
3.如图10为一个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使瓶口相对,两瓶口间用一块玻璃隔开。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你能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2.如图9所示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1.如图8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读作 ;如果有一温度为37℃,请你仿照图甲、乙,在丙图中填涂出温度计的液柱。
15.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B.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D.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实验题
14.在很冷的冬夜,窗户的玻璃上会结有冰花,是( )
A.室外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再凝固而成 B.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华而成
C.室内窗户有水,水凝固而成 D.室外的雪花飘落在玻璃上
13.下列现象中先凝固后升华的现象是( )
A.北方寒冷的冬天,晒在室外的湿衣服结冰后慢慢干了
B.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了
C.霜的形成
D.不可能有这样的现象
12.夏天,人们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冰棒纸外面有“白霜”,这是由于( )
A.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C.白气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白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白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