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1.(6分)(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 ▲
(2)在一个大气压下,小星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右图所示,图中刻度尺上每一小格表示 ▲ ℃,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 ▲ ℃。
(3)小星同学自制温度计的方法叫做“转化法”,即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工具一个思路,生活中 ▲ 也是利用“被测量”与“长度”的一一对应关系制成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所测量”和“ ▲ ”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制作测量工具,如___▲____。
30. (6分)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 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如下探究:
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甲的示数/℃ |
80 |
65 |
53 |
42 |
34 |
33 |
33 |
33 |
33 |
33 |
乙的示数/℃ |
80 |
70 |
61 |
53 |
46 |
40 |
35 |
32 |
30 |
30 |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空气环境的温度约为 ▲ ℃,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 (至少填一个)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
(3)进一步分析表中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 ▲ 的。说明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 ▲ 的影响。
(5)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 min;
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法 ▲ 的冷却效果更好。
29.(5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
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 ,
这是为了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 (填“A”或“B”)
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
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
(3)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说出你的探究过程: ▲
28.(5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 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 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 。(填“大” 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 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分析归纳; C.得出结论;
D.实验研究;E.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 (填字母序号)
27.(5分)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海波的温度/℃ |
40 |
42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8 |
48 |
50 |
53 |
56 |
石蜡的温度/℃ |
40 |
41 |
42 |
44 |
46 |
47 |
48 |
49 |
51 |
52 |
54 |
56 |
59 |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
(2)该晶体的熔点是 ▲ ℃;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 ▲ 态。(选填“固”或“液”)
(4)关于晶体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
(5)请写出实验过程中的一个安全注意事项: ▲
26.(2分)作出能看到窗外物体AB全貌的区域(如下中图)。(见答题纸)
25.(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右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4.(2分)如左图,S是一个发光的小灯泡,P、Q是不透明挡板,作出在挡板右侧发光灯泡能照亮的范围。(用斜线表示该区域)
23.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80℃的酒精是 ▲ 态;
(2)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用 ▲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