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4332  14340  14346  14350  14356  14358  14362  14368  14370  14376  14382  14386  14388  14392  14398  14400  14406  14410  14412  14416  14418  14422  14424  14426  14427  14428  14430  14431  14432  14434  14436  14440  14442  14446  14448  14452  14458  14460  14466  14470  14472  14476  14482  14488  14490  14496  14500  14502  14508  14512  14518  14526  447348 

16.《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是战争史上“火攻”的范例。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与曹操成败的原因。

解答:诸葛亮火攻成功掌握了三点:一是曹操战船由西向东,强劲东风能提供足够的空气流;二是曹操的战船是木质的且连钉在一起;三是当时的火箭技术足以点燃布帆和木船。曹操失败原因之两点:一是没有消防设备,当少数船着火时不能喷水灭火;二是木船连钉在一起,少数着火后,其他的船不能脱离火场。

试题详情

15.(2010广东中考)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1)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利用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

答案:(1)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隔绝空气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低于着火点

试题详情

14.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①氢气  ②汽油蒸气  ③面粉尘  ④棉尘  ⑤天然气

A.①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思路解析:凡是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到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答案:D

试题详情

13.(2010福建福州中考)如下图所示,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

思路解析: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只要缺少一个条件,燃烧就不能继续,所以灭火的原理可分三类方法。一是移走可燃物,如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二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如吹灭蜡烛、用水降温灭火;三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如实验桌上酒精失火可用沙土或湿抹布盖灭。在实际应用中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灭火方法既要简单易行还要不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A中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方法正确,因为水既可降低温度,又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其与空气隔绝;B中煤气灶失火可迅速关闭煤气开关或用湿布盖灭或用灭火器灭火,故B也正确;炒菜时锅中食用油着火,最简便的方法是用锅盖盖灭或迅速放入蔬菜,切不可用水灭火,因为油类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会随水飞溅或流淌而使火势蔓延,故D方法也正确;C中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是不正确的,因为水会造成电器短路,引起更大的损失。

答案:C

试题详情

12.(2010吉林长春中考)对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家庭厨房中发现有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烟机

B.当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着火燃烧时,立即向桌面上泼水灭火

C.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用NaOH溶液处理

D.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思路解析:煤气泄漏后不仅有毒,而且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点燃条件会引起爆炸,打开排烟机就会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爆燃;酒精在桌面上失火应该用湿布盖灭,泼水反而会致使火焰蔓延;浓硫酸和NaOH溶液都具有强腐蚀性,C中处理方法显然会造成腐蚀皮肤面积加大;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是它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立即移到通风处即氧气充足的地方,有利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分离。

答案:D

试题详情

11.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   )

A.酒精      B.白糖          C.橡胶水     D.白磷

思路解析:白酒、橡胶水和白磷都是易燃品,可能产生火灾而严禁带上火车;白糖则是安全的。

答案:B

试题详情

10.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   )

A.氧气不够                 B.空间站温度太低

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         D.达不到着火点

思路解析:太空中由于处于失重状态,空气不流通,导致火柴周围的空气中氧气耗尽后缺乏氧气而熄灭。

答案:C

试题详情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C.自燃一定是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D.发热发光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思路解析:可燃物必须同时具备“与氧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才能充分燃烧;通常所说的爆炸不一定是由于放热的化学反应引起的;自燃的反应不一定剧烈,而是达到了燃烧的条件;白炽灯发光发热,但不是发生化学变化,而是物理变化。

试题详情

8.(2010山东青岛中考)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A.可以降低着火点             B.散热的速率快

C.木柴是可燃物              D.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

思路解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应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自身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发生燃烧。

燃烧的剧烈程度一般受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影响。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剧烈。要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可以把可燃物粉碎或使其变为气体,也可以增加氧气的浓度,比如铝块很难燃烧,铝箔或铝粉可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但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特性,一种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故A错;散热的速率过快反而容易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导致燃烧不能继续,如单块的煤炭不易燃烧,而多块煤炭集中在火炉中则可燃烧得很旺,故B错;架空木柴可使空气易于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故D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        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

C.自燃不一定由缓慢氧化引起        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

思路解析: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达到着火点,如果没达到着火点,即使与氧气充分接触也不能燃烧;缓慢氧化只有使热量的积累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自燃一定由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使得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导致的;剧烈燃烧比爆炸缓慢,而爆炸则在瞬间完成。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