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其他气体 |
空气中的气体(%)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呼出的气体(%) |
78 |
16 |
4 |
1.1 |
0.9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1-4所示。
图1-4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步骤 |
验证依据 |
1. |
|
2. |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CO2含量不同 |
3. |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O2含量不同 |
4. |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含水量不同 |
思路解析:根据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的量不同,得到白色浑浊的量不同。根据小木条燃烧的时间长短或燃烧的剧烈程度(快慢)差异,比较氧气含量不同。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可以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的水分。
答案:(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
5.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1-3)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温度最高。
图1-3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_。
思路解析:火柴杆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变化。焰芯缺乏氧气,温度较低,故炭化速度最慢;内焰温度高于焰心,但氧气很不充分,炭化较慢;而外焰燃烧最充分温度高,火柴杆的炭化速度最快。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而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依据上述性质,可以证明蜡烛燃烧的产物。
答案:(1)小 (2)外焰 内焰 焰心 a 外焰(3)水珠 浑浊 二氧化碳
我综合我发展
4.石灰水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在实验室中有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分开来。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法来进行鉴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石灰水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是白色沉淀,而氧气则不能;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性质,利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也可以依据氧气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鉴别这两种气体。
答案:①把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瓶内是氧气,木条熄灭的瓶内是二氧化碳
②分别向两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瓶内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瓶内是氧气
3.我们知道,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用石灰水涂刷墙壁,就是利用了石灰水的这一性质。使得墙壁越来越硬。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气体。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给予题目。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是白色沉淀。
答案:二氧化碳
2.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白烟,点燃这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蜡烛燃烧产生的蒸气是石蜡蒸气。熔化的蜡烛,由焰心产生石蜡蒸气,在外焰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刚熄灭时,从内焰蒸发出的石蜡蒸气没有燃烧,遇冷凝结,生成白烟。
答案:白烟燃烧并引燃蜡烛 白烟是石蜡?蒸气
1.(山东中考)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位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思路解析:该题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注意题目中的“这一过程而言”,题目中间的是过程,所以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实验而不是假设。
答案:B
13.(2010江苏苏州中考,26)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一种煤每燃烧1 t就会释放出53.3 kg SO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 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计算结果取整数)
思路解析:先求出5 t煤燃烧产生的SO2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Ca(OH)2的质量。
答案:308 kg
12.某次考试命题留下很多稿纸,需要集中销毁。销毁的方法很多,通常是由2~3人将它们烧掉。为了快速、充分烧掉这些稿纸,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其原理(理由)是什么?简述用燃烧的方法销毁保密资料的优缺点。
思路解析:本题联系生活实际,考查的是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足够多的空气、增大接触面积。要烧得快一些,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或鼓入空气或增大稿纸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在燃烧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用棍类物品挑动燃烧的纸堆(或将稿纸分散摊开同时燃烧,或边烧边添加);其理由是给稿纸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优点:保密性强;缺点:污染空气,浪费资源。
11.(经典回放)今年我市决定开工建设红庙焚烧发电厂,以改善目前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其建成后既能利用垃圾,又能利用前期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作为焚烧的原料。
(1)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前期填埋的垃圾中易腐烂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细菌分解为沼气,沼气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名称)。写出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人类生存依赖自然环境,需要优良的环境,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又不断地污染环境、破坏环境,这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也只有靠人类自己。此题就涉及这一问题。让同学们相信人类只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就能用科学方法防治环境污染。解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生活垃圾以及原来对垃圾进行填埋的方式有什么害处,还有就是要理解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道理。再结合植物茎叶发酵能产生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的知识,便可解题。
答案:(1)变废为宝、提供能源、改善环境、解决垃圾处理问题、节约土地(答对两点即可)
(2)甲烷 CH4+2O2CO2+2H2O
10.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根据此结论完成下列问题(以下气体均处在同温同压下)。
(1)将同体积的CO和CH4混合,所得混合气体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化成最简整数比)___________。
(2)燃气灶是由灶体、进气管(进CO或CH4)、进风管(进空气)、开关等部件组成。我国西部的天然气东输,可改善我国东部居民生活用气。使用煤气的用户在改善天然气时,需对燃气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风管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石油、煤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人们正积极开发新能源。你认为21世纪来源广泛、燃烧放热多、无污染的最佳燃料是___________,其制取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第(1)问可以根据“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根据提供的信息,所得的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1∶1,因此,可以由一个CO分子和一个甲烷分子中的C、H、O原子个数,计算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12]∶(4×1)∶(1×16)=6∶1∶4。第(2)问要求能够综合运用题目信息分析实际问题。根据两个化学方程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甲烷与氧气的气体体积比为1∶2,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气体体积比为2∶1;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燃烧耗氧量较甲烷少。填写第(3)问,要结合学过的有关物质的知识,综合考虑“来源广泛、燃烧放热多、无污染”和“最佳制取方法”等信息。
答案: (1)2∶4∶1 6∶1∶4
(2)改造后的燃气灶进风管直径应比原来大 因为同体积的CH4、CO分别完全燃烧时,CH4需要O2的体积多
(3)氢气 利用太阳能或催化剂分解水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