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 晓宇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为 m,她若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人的速度为 m/s。
5. “黑板反光”这一现象经常使教室中一部分学生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射在黑板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选填“漫”或“镜面”)。
4. 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会形成影子,这是由于 形成的,从早晨到中午,你可以观察到影子的长度会逐渐变 。
3. 由于光在同种介质中沿 传播,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人员常常用 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 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偏差。
2. 有些海洋生物也能发光,例如:在大海深处, 、 、 等发出的光,使幽深的海底世界显得更加神秘。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着重考察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着重考察学生应用有关光现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几年全国各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特别是2005年的中考试题),本章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为5%-6%,出题的热点有: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路径是直线的,并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点解释有关现象。如例1。
(2).知道光反射时的规律(反射定律),并会根据光反射时的规律(反射定律)画出光 路图。(如例2和例3)。
(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够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例4)。以及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判断像的位置和像距的大小(例5、例6和例7)。
(4)知道光在不同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和速度所发生的改变(如例8)。能用光折射的规律解释人眼被骗等自然现象。(如例9、例10)。
(5)常识性的了解光的色散和看不见的光(如例11)。
第一单元 2.1光的传播 2.2 光的反射 2.3平面镜成像
[典例精析]
[例1]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
A.眼前的一片树叶挡住视线 B.在岸边看见水中的月亮
C.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D.用照相机拍照
分析: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根据光在同种介质里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树叶),那么在不透明物体后面便产生了光不能达到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视线就被挡住了。而B是光的反射现象,C和D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正确答案是A。
注意:严格的讲,应该说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体现“新课标”的人教版2005年新版教材第50页科学世界栏目中有这样一段话:“海市蜃楼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已经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实严格的说,光只有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平常我们不提均匀介质,是因为我们所研究的大都是均匀的介质。
[例2]自行车尾灯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夜里,用手
电筒照射尾灯,可观察到它的反光效果很好,试在图2-1中
方框内画出其中一条入射光线的完整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自行车的
尾灯是多组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任何方向射去的光线,
经过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两次反射后,其射出的光线与射入
的光线平行且方向相反。同学们在作图时可能并不清楚这个特点,但是,如果认真细致的根据反射定律作图,则反射光线与原光线应基本平行的。
答案:同学们自己完成此光路图。
注意:作图时首先过入射点垂直镜面做一条法线,再根据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做出反射光线,若法线做的不正确
(法线与镜面不垂直),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就不会平行。
[例3]如图2-2所示,S为一个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
的像,S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在AB方向上,请在
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及这条入射光线。
|
|
则此点为入射点,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就确定了
AB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
|
[例4]如图2-3所示,画出物体A B在平面镜M N中的像。
分析: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和物体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与物体的对称关系,画出物体A B在平面镜M N中所成的像,方法是:分别过A 和B点引垂直平面镜的直线与镜面交于O和O1并延长到A`点和 B`点,截取AO=OA`和BO1=O1B`。最后用虚线连接A`点和 B`点。A`点和 B`点的连线即是物体A B在平面镜M N中所成的像A` B`。
答案:同学们按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自己完成平面镜成物体A B在平面镜M N中所成的像。
注意:物体A B在平面镜M N中所成的像是个虚像,画物体的像时千万不要用实线。
[例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肖晓同学利用
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图2-4是肖晓同学做完实验后
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她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
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1、B1
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肖晓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
和物体到平面镜的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肖晓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 此题充分体现出了“新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在平时引导学生是“做实验”还是“讲实验”,在这样的试题中效果会有所不同。用玻璃板既能看到玻璃板前面这支蜡烛,又能透过玻璃看到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如果学生是在暗室中做这个实验,这个实验现象比较明显。根据肖晓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不能得出“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因为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与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B1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由于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光在两个表面(反射面)上都会发生光的反射,将会成两次像,所以才会有两个像出现。
答案:(1)便于观察到并画出蜡烛像的位置,并可以量出像到镜面的距离。(2)不能得出“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因为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与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B1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3)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注意:出现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与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B1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而出现有“相等”的又有“不相等”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不是平直的。
[例6]在小明家的附近有一个养鱼塘,水深1.8m,水面平如明镜,晴朗的夜晚月明星稀,我们已经知道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8m,那么,月亮在水塘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应该是 ( )
A. 1.8m B. 3.6m C.3.8×108m D.7.6×108m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知识,水面平如明镜已经提示你水面就是平面镜,月球是物体,在题中给的1.8m和3.8×108m相差的是太悬殊了,所以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有的同学认为水深只有1.8m,所成的像不可能大于1.8m,如果大于1.8m,水塘里也装不下啊,这就大错特错了,他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是一个虚像。像距的大小只受物距的影响,无论水是深还是浅,都不会影响这个虚像的。
答案:3.8×108m
注意:只要你抓住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垂直”的八个字(或:虚像、像与物体对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例7]如图2-5所示,程成同学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 )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平面镜成像具有对称性,分别找出猫的左右耳朵和前后腿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可以确定C是正确答案。
答案:正确答案是C。
注意:此题还可以采用反面观察法进行判断,由于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与物体具有对称性,所以分别把A、B、C、D四个图反过来,从背面观察,哪个图与左面的这个图完全一致,哪个图就是正确的选项。
[基础演练]
1. 夏天的夜晚,常常会看到有淡淡的绿色光点儿在草丛中闪烁,可走近了再看时,确发现是一个小虫子,它 光源(填“是”或“不是”)。
6.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它们的应用。
5.知道光折射的规律,能解释海市蜃楼等自然现象。
4.知道光反射时的规律(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知道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