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49672  149680  149686  149690  149696  149698  149702  149708  149710  149716  149722  149726  149728  149732  149738  149740  149746  149750  149752  149756  149758  149762  149764  149766  149767  149768  149770  149771  149772  149774  149776  149780  149782  149786  149788  149792  149798  149800  149806  149810  149812  149816  149822  149828  149830  149836  149840  149842  149848  149852  149858  149866  447348 

11.把铅板和金板压在一起,几年之后,金板上渗入一些铅,铅板上渗入一些金,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说明________。

解析:铅板和金板压在一起,几年之后,金板上渗入一些铅,铅板上渗入一些金是固体与固体之间的扩散现象,这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扩散、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008年苏州市

试题详情

5.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互搓一会儿就暖和了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D.盛夏在烈日之下的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解析:两手相互搓取暖是利用克服摩擦做功来获得内能;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做功产生内能而溅出火花;火箭升空是利用内能做功方式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而升空的;柏油路面被晒熔化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答案:C。

2008年泰安

试题详情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醋瓶闻到醋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D.地上洒水感到凉快说明水的比热容大.

2008年泰安

试题详情

30.煤矸石是在地下长期和煤共存的石头,其中渗入了一定量的煤,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分子       。过去,煤矸石因为   过低而不能被当作燃料煤使用;如今,我市新建8家环保热电厂,年均利用煤矸石等废弃物1.35×106t,装机总容量达2.6×105kw,若满负荷发电1000 h,即可发电   kW·h。

扬州市2008年

试题详情

10.为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开发利用新能源,我国陆续建成了一些核电站。关于核电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是石油或天然气

  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不可控制的核裂变

  C.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一内能一机械能一电能

D.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可以像生活垃圾那样被处理或进行二次加工利用

解析: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提供能量的,不使用石油或天然气;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核裂变是可控制的;从核能到电能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是:核能一内能一机械能一电能。经过利用后的核废料不能再次利用,因其具有放射性,将做为垃圾做深埋处理。

答案:C.

2008年徐州市

试题详情

13.小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      (选填标号)图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扩散现象说明                 

解析:乙图是开始时的一半清水和一半硫酸铜,丙图则是静置10 日后经过扩散后的情形,甲图则是静放30日后两者彼此完全进入了对方。

答案:甲,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08年徐州市

试题详情

11.如图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     ,使空气的     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着火点。

2008年无锡市

试题详情

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以创建“无烟奥运”为契机,努力创造无烟环境,保护公众健康。只要有人在人群密集处尤其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合吸 烟,周围的人就能闻到烟味,遭受毒害。这是由于分子     的缘故。

2008年无锡市

试题详情

5.在图1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钻木取火          B.双手摩擦生热

C.锯木头时锯子发热      D.烧水时水温升高

解析: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和锯木头锯条发热都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烧水时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的。

答案:D。

山东省2008年

试题详情

30.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   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_______

推理依据:_______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图19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______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_

解析:(1)炭笔的笔迹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等,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大的物体由小颗粒的构成,引发我们猜想物质的结构模型是宏观物体是由微观颗粒构成,从而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由“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推断分子的运动可能与温度有关;(2)根据示例的思维方法,因为“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所以我们可以猜想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分子的多少或物体体积的大小有关等。(3)根据物体内能的定义以及 a、b、c、d四个图片的内容, a、c并加以对比,可以得出两者温度相同,但c的质量大,所以c的内能多,b 、c与d对比,两者的质量相同,但d的温度最高,所以d的内能最大。其中,a与b是无法比较的,因为两者的质量和温度都不同,无法科学的进行比较。

答案:(1)物质(物体)、温度;质量(分子的多少);(2)质量越大(分子越多),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就越大。

[说明:若(2)的第一空答案为“体积”,推论性结论填“体积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或“体积越小,物体的内能越小”均可;推理依据,答到物体内能与“分子间作用力”或 “分子间距离”或“分子势能”有关均可]

点评:本题是一道大型的科学推理与物理研究方法应用的题目,题目中涉及推理和猜想的科学性和研究问题过程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尤其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整个物理学研究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山东省2008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