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49675  149683  149689  149693  149699  149701  149705  149711  149713  149719  149725  149729  149731  149735  149741  149743  149749  149753  149755  149759  149761  149765  149767  149769  149770  149771  149773  149774  149775  149777  149779  149783  149785  149789  149791  149795  149801  149803  149809  149813  149815  149819  149825  149831  149833  149839  149843  149845  149851  149855  149861  149869  447348 

3.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

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解析: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放热来防止菜被冻坏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升华了,没有经过熔化过程,直接由固态变成了气态;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而不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发烧时人的体温很高,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酒精蒸发吸热起到降温作用,而不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答案:A

2008年湖北省襄樊市

试题详情

25.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2008年湖北省襄樊市

试题详情

12.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A.冬天,打开暖风

B.冬天,打开冷风

C.夏天,打开暖风

D.夏天,打开冷风

解析: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是由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挡风玻璃形成的小水滴,它对光线起到反射和折射作用,影响司机视线,此现象一般出现在冬天,要想消除“哈气”,我们可以打开暖气,升高车内的温度,使水滴尽快蒸发即可。

答案:A。

2008年福建厦门

试题详情

3.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用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__________的缘故。

解析:刚出笼的馒头温度很高,水遇到高温的馒头要汽化,汽化吸热,在手上沾些水再去拿馒头,就降低了手与馒头接触位置的温度,手就不会感到很烫了。

答案:蒸发(汽化)吸热或水吸热。

盐城市二00八年

7如图所示,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

  B.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C.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D.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间又自动恢复原状

解析:用酒精灯给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加热,水会吸热变成水蒸气,热的水蒸气在罐口遇到冷的空气而液化成小水滴,我们就看到了“白气”。 用橡皮泥堵住罐口后,撤去酒精灯,罐内的温度下降,水蒸气液化成水,罐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易拉罐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被压瘪了。

答案:C。

2008年潍坊市

试题详情

5.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    B.春季植树时剪     C.地膜种植      D.湿衣服展开晾

盖上灯帽        除大部分枝叶                在向阳、通风处

解析: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阻断了酒精蒸发的路径,减少酒精的蒸发;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部分枝叶,减少树木体内水分的蒸发,使小树容易成活;地膜种植是为了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散失,保证种植的物种顺利发芽成长需要的水分;湿衣服展开晾增加了蒸发面积,在向阳提升了液体表面的温度、通风处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答案:D。

2008年临沂市

试题详情

3.下列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2008年临沂市

试题详情

11.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解析:酥脆的饼干含有的水分很少,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这样饼干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软;从冰箱取出的冰糕温度低,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看起来好像是冰棒在冒“白气”; 冬季窗户的玻璃温度很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就会凝华成冰晶,形成“冰花”; 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内长期缺氧,当人进入后,氧气不足,所以感到气闷、头昏,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

答案:D。

2008年南通市

试题详情

30.(4分)广安地区的七、八月份属高温天气,又正值农村冬季蔬菜栽种季节,当菜苗栽上后,  很容易因蒸发过快而失水干枯,不易成活,农民常用一些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上并洒上水,使菜苗不致干枯,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这种做法的道理(说出两条即可)。

   (1)                       

   (2)                       

解析:影响水分蒸发的因素有以下几点:① 液体温度的高低;②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③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用一些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上避免了太阳光的直接照射,这样保证菜苗的温度不会过高,减少了蒸发;同时,遮盖还减慢了菜苗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也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另外,在菜苗上洒水后,水蒸发吸热,降低了菜苗环境的温度,保护菜苗不会失去更多的水分。

答案:

2008年河北省

试题详情

4.为了了解温度的变化情况,小王同学设计了图17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定值电阻,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该电路中,可以通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温度的变化情况。小王在连接好电路且闭合开关后做了以下的实验,往Rt上擦一些酒精,然后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A.A表和V表示数均变小       B.A表示数变大,V表示数变小

C.A表示数变小,V表示数变大    D.A表和V表示数均变大

解析:在Rt上擦一些酒精,酒精挥发(蒸发),这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Rt的温度降低,其电阻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也增大,因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减小;Rt与R是串联,电阻起分压的作用,因Rt增大,它分得的电压也增大,则电阻R分得的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答案:A。

2008年广安市

试题详情

2.如图l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白气”的构成是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

解析:烧开水时,壶中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从壶口冒出来,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要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答案:C。

点评:“白气”不是气,它是无数个小水滴,光照射到这些小水滴发生反射,我们看起来就是白色的,所以就像白气一样。

2008年成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