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51913  151921  151927  151931  151937  151939  151943  151949  151951  151957  151963  151967  151969  151973  151979  151981  151987  151991  151993  151997  151999  152003  152005  152007  152008  152009  152011  152012  152013  152015  152017  152021  152023  152027  152029  152033  152039  152041  152047  152051  152053  152057  152063  152069  152071  152077  152081  152083  152089  152093  152099  152107  447348 

4.如图13-5-3所示,G=200 N,滑轮重G′=40 N,要使物体能匀速上升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滑轮的摩擦)( )

图13-5-3

A.F=440 N,并向上移动4 m        B.F=140 N,并向上移动4 m

C.F=440 N,并向上移动1 m        D.F=480 N,并向上移动1 m

思路解析:动滑轮两侧绳中拉力均为T=G=200 N,所以向上的拉力为F=G′+2T=G′+2G=40 N+2×200 N=440 N。物体上升2 m,动滑轮每侧绳子只需缩短1 m,所以施力端向上移动1 m。

答案:C

试题详情

3.要用30 N的力刚好提起重40 N的物体,下列简单机械中可以采用的是(不计机械本身重和摩擦)( )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思路解析:定滑轮不省力;一个动滑轮省力一半,不必用30 N的力;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40 N的物体时只需用力20 N或N。

答案:C

试题详情

2.如图13-5-2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图13-5-2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思路解析:由于定滑轮支点在轮中心,而轮中心到轮边的各点距离相等(半径),即三个力的力臂都相等且都等于物体重力的力臂。

答案:D

试题详情

1.希望中学要安装升旗杆,下列简单机械中,适合安装在旗杆顶端的是( )

A.杠杆   B.动滑轮   C.定滑轮   D.斜面

思路解析:旗杆顶端的滑轮应该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应使用定滑轮。

答案:C

试题详情

3.如图13-5-1所示,标出了轮半径和轴半径,物体的质量都相同,则最大拉力是________。

图13-5-1

思路解析:根据F1=G/4,F2=3G,F3=G/3,则最大的拉力是F2

答案:F2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试题详情

2.滑轮组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省力,________改变力的作用方向(选填“能”或“不能”);若滑轮组由n段绳子吊着物体,则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物重的________。

思路解析: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很多情况下单独使用很不方便,因此动滑轮与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滑轮组由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时,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答案:定滑轮 动滑轮 能 能 

试题详情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定滑轮实质是________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是可以改变________的作用方向;动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的杠杆,省力________,多费________的距离,不能改变________的作用方向。

思路解析:定滑轮的动力臂与阻力臂都为滑轮的半径,所以为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动滑轮的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所以是省一半力的杠杆,多费一倍的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等臂 力 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二倍  一倍 力

试题详情

12.湖北神农架科学考察队在丛林深处松软平整的泥地上发现“野人”行走时留下的新鲜脚印,队员小明用方格纸描下了“野人”的脚印,如图14-1-7所示,并测出脚印深2 cm。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是3 cm,则“野人”每只脚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以半格计)?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照此推算“野人”身高大约为多高?为了估测“野人”的质量,小明从背包中拿出一个边长为5 cm的正方体铝块,放在“野人”脚印旁的平地上,并在铝块上面加岩石块,当铝块陷入泥中的深度也为2 cm时,用测力计测出铝块和岩石块的总重为65 N,据此小明算出“野人”的质量为多少?(取g=10 N/kg)

图14-1-7

思路解析:解决本题基本思想是:首先通过方格纸获得“野人”的脚的面积,在面积计算中,不足一格的均算半格。然后通过铝块和岩石的实际获得泥中下陷2 cm的压强,然后根据F=pS计算出压力,即可得罪犯的体重。最后利用G=mg获得其质量。至于判断“野人”的身高则纯粹是根据信息进行简单计算。

答案:由图可知“野人”一只脚面积为40×9 cm2=360 cm2

而身高则为9×3 cm×7=27×7 cm =1.89 m

又由于对于铝块和岩石使泥石下沉2 cm的压强为p===2.6 N/cm2

“野人”的体重为:G=p×S1=2.6 N/cm2×360 cm2=93.6 kg。

试题详情

11.在一次刑事案件侦察中,公安人员在海滩上发现了一连串罪犯逃跑时的清晰脚印,公安人员用蜡对其中一只鞋印进行了浇注,测得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4 cm,质量为900 g,又经仪器测试发现达到鞋印同样的深度需要的压强为2.4×104 Pa,请你帮助公安人员,计算罪犯的体重为多少?

思路解析:由蜡鞋模的质量和蜡的密度计算出蜡鞋模的体积:

V===10-3 m3

由蜡鞋模的体积和蜡鞋模的厚度,计算出蜡鞋模的底面积,即罪犯一只脚与地面的受力面积:

S===0.025 m2

由罪犯对地面的压强和受力面积,计算出罪犯对地面的压力,即罪犯的体重:

G=F=pS=2.4×104 Pa×0.025 m2=600 N。

答案:罪犯的体重为600 N

试题详情

10.(1)如图14-1-5所示,物体A、B叠放在一起,画出A对B的压力及B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图14-1-5                   图14-1-6

(2)如图14-1-6所示,物体M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画出其所受重力及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思路解析: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表面上,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压力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1)如左下图所示。

           

(2)如右上图所示。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明确: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垂直作用(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表面上,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