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8.(15分)如图所示,P为位于某一高度处的质量为m的物块,B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特殊长平板,m:M=1:10,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02,在平板B的上方,存在一定厚度的“相互作用区域”,如图中阴影区的部分,当物块P进入相互作用区域时,平板B通过相互作用区便有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于P,f=11mg,f对P的作用使P恰好不与B的上表面接触;在水平方向P、B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已知物块P开始自由落下的时刻,板B水平向右的速度为V0=2.0 m/s.P从开始下落到刚刚接触相互作用区域所经历的时间为T=0.5 s.设平板B足够长,保证物块P总能落人B板上方的相互作用区域,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当P第1次回到初始位置的时间.
(2)平板B停止运动前,物块P回到过初始位置几次?
17.(15分)举重运动是力量和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如图所示照片表示了其中的几个状态。现测得轮子在照片中的直径为1.Ocm.已知运动员所举杠铃的直径是45cm.质量为150kg,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历时O.8s,若将运动员发力时的作用力简化成恒力,(1)估算这个过程中杠铃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2)求出该恒力有多大?(在照片上用尺量出从发力到支撑,杠铃上升的距离h1=2cm)
16. (15分)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和m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μA和μB,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分别拉物体A、B,得到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
(1)利用图象求出两个物体的质量mA和mB。甲同学分析的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到F=12N时,A 物体的加速度aA=4m/s2,B物体的加速度aB=2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得mA=3kg,mB=6kg.乙同学分析的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出直线A、B的斜率为:KA=tan450=1,KB=tan26034’=0.5,而,mA=1 kg,mB=2kg.清判断甲、乙两个同学结论的对和错,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两个同学都错,分析各自的错误原因后再计算正确的结果。
(2)根据图象计算A、B两物体与水平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A和μB的数值.
15.(10分)光滑水平桌面上,两物体并排放着,A的初速vA=2.0m/s,B的初速vB=1.2m/s,方向均水平向右。在外力作用下,A的加速度向左,B的加速度向右,大小恒为0.2m/s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若用△s表示任一时刻两质点间的距离,问当△s的数值在什么范围内,可判断哪个质点在前面(即图中的右方);当△s的数值在什么范围内,不可能判断谁前谁后。
14.(10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km/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70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紧急刹车后,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过4s才能停下来,如果驾驶员看到交通事故时的反应时间是0.5s,通过计算说明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13.(10分)如图,已知mA=mB/2=mC/3=1kg,物体A、B、C及地面间的摩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若要用力将C物匀速拉出,求:匀速拉出物体C所需要加的拉力最小为多少?
12、为了测定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利用现有的器材:“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秒表、砂桶与砂”,有人设计了下面三种实验方案:(1)增减砂桶内的砂,使木块匀速运动,并测出木块、砂与砂桶的重量;(2)用力F拉木板向左运动,并读出弹簧秤的示数,称出木块的重量;(3)让木块从木板顶端加速滑到底端,并测出下滑时间及相应各长度,如果这三个实验的操作正确无误,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测动摩擦因数最准确而且最简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实验原理上对每个方案作出简要分析和评价。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随小车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上记录下0、1、2、3、4、5等一些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那么从0到3经历的时间是 。用米尺量出0到1、2、3、4、5的距离分别是2.78cm,6.77cm、11.96cm、18.36cm、25.97cm,则小车在经历计数点3时的速度大小是 m/s.加速度为 m/s2.
10.质量为m的小球在直线MN的左方受到F1作用(m可视为质点),在MN的右方除受F1外还受到与F1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恒力F2作用,现设小球由A点静止开始运动如图a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像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B点的左方加速度大小为
B.F2的大小为
C.小球在B点右方运动的时间为
D.小球在t=0到t=t4这段时间最大位移为
9、斜面上三点间的距离AB=BC,AB间有摩擦,BC间光滑。一小球自O点自由滑下后经过A点时的速度与经过C点时的速度相等,则( )
A、小球经过AB和BC的时间相同
B、小球经过AB和BC的加速度相同
C、小球经过AB和BC的平均速度相同
D、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一定为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