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63986  163994  164000  164004  164010  164012  164016  164022  164024  164030  164036  164040  164042  164046  164052  164054  164060  164064  164066  164070  164072  164076  164078  164080  164081  164082  164084  164085  164086  164088  164090  164094  164096  164100  164102  164106  164112  164114  164120  164124  164126  164130  164136  164142  164144  164150  164154  164156  164162  164166  164172  164180  447348 

16.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

试题详情

14.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a、b分别带正、负电荷,则(   )

   A. b将吸引a,接触后不放开

    B. 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C. 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 b立即把a排斥开

  15. 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再把两球分开

    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试题详情

13. 把一个带电棒移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属箔先闭合而后又张开,说明棒上带的是(   )

   A. 正电荷

    B. 负电荷

    C. 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D. 带电棒上先带正电荷,后带负电荷

试题详情

12. 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荷量为(   )

   A. -q          B. q        C. 2q           D. 4q

试题详情

11. 物体通常呈现电中性,这是因为(   )

   A. 物体没有电荷            B. 物体没有净电荷

    C. 物体的正、负电荷一样多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试题详情

10. 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做

    D. 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试题详情

9. 下列哪些做法是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   )

   A. 印染厂保持适当的湿度

    B. 油罐车运油时要装上一条拖地的金属链

    C. 在地毯中夹杂0.05mm-0.07mm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

    D. 做静电实验时,实验室要通气,以避免空气中有过多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或各种离子

试题详情

8. 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 灰尘的自然堆积

    B. 玻璃有极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试题详情

7. 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验电箔,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 把C移近导体A,再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 把C移近导体A,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D. 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再把C移去,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已闭合

试题详情

6. 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则(   )

   A. 金属球可能不带电         B. 金属球可能带负电

    C. 金属球可能带正电         D. 金属球一定带负电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