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64843  164851  164857  164861  164867  164869  164873  164879  164881  164887  164893  164897  164899  164903  164909  164911  164917  164921  164923  164927  164929  164933  164935  164937  164938  164939  164941  164942  164943  164945  164947  164951  164953  164957  164959  164963  164969  164971  164977  164981  164983  164987  164993  164999  165001  165007  165011  165013  165019  165023  165029  165037  447348 

1、由电磁感应强度定义式可知,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A、随通电导线中电流的减小而增大    B、随通电导线长度的减小而增大

C、随通电导线受力F的增大而增大    D、跟F、I、L的变化无关

试题详情

16.解:上面的解法是错误的。因为物体并不是全过程都做匀加速运动。(2分)

   正确的解法是:

物体开始时做解剖学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解得(1分)

   设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速度等于v经过的时间为(2分)

   t1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2分)

   因,所以物体此后向上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时间 (2分)

   因此,物体从A处传送到B处所需的时间t=t1+t2=4.5s  (1分)

试题详情

15.解:(1)光路示意图如图所示(注意出射光线平行,各处光线的箭头)(2分)

  (2)由   (1分)

试题详情

14.解:(1)均沿y轴正方向  (2分)

  (2)由图像可知,波长   (1分)

   波的周期   (1分)

   波从该时刻传播到P经历的时间

  (1分)

   P开始向下振动,第二次到达波峰

   经历时间  (1分)

   所以t=t1+t2=1.9s  (1分)

    (3)

                     无坐标系及标度扣1分  (3分)

试题详情

16.(12分)如图所示为一倾角θ=30°的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在A、B间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向上运行,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就将物体送上去。设物体与传送带的滑动摩擦力,AB间的距离,求物体从A处传送到B处所需的时间t。

   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计算时间t的方法:由可解得t。请判断上面的解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正确,请代入数据计算出结果;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运动学规律:…………1分

   第一阶段    …………1分

         v1=gt1      …………1分

   第二阶段    …………1分

    …………1分

   代入数据,解得t1=4s,t2=18s  …………1分

   故t=t1+t2=22s  h1=80m …………2分

试题详情

15.(10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正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现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透明体平放在平面镜上, 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进入透明体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透明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光点P′与原来相比向左平移了3.46cm,已知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率为

  (1)作出后来的光路示意图,标出P′位置;

  (2)透明体的厚度为多大?

  (3)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多长?(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题详情

14.(10分)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波速为0.6m/s,P点的横坐标x=0.96m,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此时波刚好传到C点。

  (1)此时刻质点A的运动方向和质点B的加速度方向是怎样的?

  (2)经过多少时间P点第二次达到波峰?

  (3)画出P质点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图象。

   

试题详情

13.(8分)跳伞运动员476米高空自由下落,下落一段时间后才打开伞,开伞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下落,到达地面的速度为4m/s(g取10m/s2),求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时间和自由下落的距离?

试题详情

12.(1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先保持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

  (1)小薇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b.                                  

  (2)小薇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a.利用公式 计算;根据利用逐差法计算。两种方案中,你认为选择方案    比较合理,而另  一种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是                

  (3)下表是小薇同学在探究“保持m不变,a与F的关系”时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的坐标中做出a-F图像:

物理量
次数
1
2
3
4
5
6
m(㎏)
0.010
0.020
0.030
0.040
0.050
0.060
(N)
0.098
0.196
0.294
0.392
0.490
0.588
a(m/s2)
0.196
0.390
0.718
0.784
0.990
1.176

   (4)针对小薇同学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就其中的某一环节,提出一条你有别于小薇同学的设计或处理方法:              

试题详情

11.(8分)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双缝间距d=0.25㎜。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第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     ㎜、对准第4条时读数X2=     ㎜。

    (2)写出计算波长的表达式,=     (用符号表示),=     nm。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