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64999  165007  165013  165017  165023  165025  165029  165035  165037  165043  165049  165053  165055  165059  165065  165067  165073  165077  165079  165083  165085  165089  165091  165093  165094  165095  165097  165098  165099  165101  165103  165107  165109  165113  165115  165119  165125  165127  165133  165137  165139  165143  165149  165155  165157  165163  165167  165169  165175  165179  165185  165193  447348 

17、在地球表面,某物体用弹簧秤竖直悬挂且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0N,把该物体放在航天器中,若航天器以加速度a=g/2(g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竖直上升,在某一时刻,将该物体悬挂在同一弹簧秤上,弹簧秤的示数为90N,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已知地球半径为R=6.4×103 km,取g=10 m/s2

求:(1)此时物体所受的重力;(2)此时航天器距地面的高度。

试题详情

16.A、B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一半,A的轨道半径是B轨道半径的一半,当A转过60°角时时间内,B转过了45°角,则A物体的向心力与B的向心力之比为多少?

试题详情

15.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忘了记下斜槽末端的位置O,如图所示, 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并以A作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根据图示数据 :则斜槽末端的位置坐标为:(g取10 m/s2).(    )

A.x=-20 cm ,y =-5 cm.   B.x= -20cm ,y =5 cm.

C.x= -10cm ,y = -5cm.   D.x=0 cm ,y = 0cm.

试题详情

14.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为0

B.重力做功为-mgh

C.空气阻力做功为fh

D.空气阻力做功为-2fh

试题详情

13、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某人造卫星在赤道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且r<5R,飞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在某时刻,该人造卫星通过赤道上某建筑物的正上方,则到下一次通过该建筑物正上方所需时间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12. 一颗在地球赤道上空绕地球运转的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这颗卫星运转的速度大小是(    )

 

试题详情

11、有三颗质量相同的人造地球卫星1、2、3,1是放置在赤道附近还未发射的卫星,2是靠近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卫星,3是在高空的一颗地球同步卫星。比较1、2、3三颗人造卫星的运动周期T、线速度,角速度和向心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10、我国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进入月球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20Km,已知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为6400 Km,月球半径1600Km。不考虑地球、月球自转的影响,由以上数据可推算出  (    )

A.地球的平均密度与月球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81∶64

B.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9∶4

C.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周期与嫦娥一号卫星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约为 20∶27

D.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进入月球工作轨道沿圆轨道运行的线速度与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约为 4∶81

试题详情

9、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为V,周期为T。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2T,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

A.R不变,使线速度变为V/2            B.V不变,使轨道半径变为2R

C.使轨道半径变为                D.使卫星的高度增加R

试题详情

8、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个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根据,可知vAvBvC

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AFBFC 

C.向心加速度aAaBaC

D.运动一周后,A先回到原地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