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如图所示,(a)图表示光滑平台上,物体A以初速度v0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上,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b)图为物体A与小车B的v-t图象,由此可知( )
A.小车上表面长度 B.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
C.A与小车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 D.小车B获得的动能
6.如图,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
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可能是 ( )
A.α和β的混合放射源
B.纯α放射源
C.α和γ的混合放射源
D.纯γ放射源
5.如图所示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
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B、C可能吸收能量
B.将原子核D、E结合成原子核F可能吸收能量
C.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B、F一定释放能量
D.将原子核F、C结合成原子核B一定释放能量
3.“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其焦点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这种钚239可由铀239(
)经过n次
衰变而产生,则n为 ( )
A.2 B.239 C.145 D.92
4.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
A.40.8 eV
B.43.2 eV
C.51.0 eV
D.54.4 eV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表明原子有复杂结构
C.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1.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核外电子受力变小 B.原子的能量减少
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20.(14分)如图,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有n个质量都为m的相同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放置在斜面上。相邻两小木块间距离都为l,最下端的木块距底端也是l,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在开始时刻,第一个小木块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下滑,其余所有木块都静止,由于第一个木块的下滑将依次引起一系列的碰撞。设每次碰撞的时间极短,在每次碰撞后,发生碰撞的木块都粘在一起运动,直到最后第n个木块到达底端时,速度刚好为零。己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第一次碰撞后小木块l的速度大小v;
(2)从第一个小木块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碰撞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
(3)发生一系列碰撞后,直到最后第n个木块到达底端,在整个过程中,由于碰撞所损失的总机械能△E总。w.&w.w.k.s.5*
19.(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第1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IV象限以ON为直径的半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y=h处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x=2h处的P点进入磁场,最后以垂直于y轴的方向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求
(1)电场强度大小E;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粒子从进入电场到离开磁场经历的总时间t。
18.(10分)2007年l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开始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变轨、制动后,成为一颗绕月球做圆轨道运动的卫星。设卫星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的质量M;
(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远度g;w.&w.w.k.s.5*
(3)月球的密度。
17.(10分)如图为一滑梯的示意图,滑梯的长度AB为L= 5.0m,倾角θ=37°。BC1为与滑梯平滑连接的水平地面。一个小孩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离开B点后在地面上滑行了s =22.25m后停下。小孩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3。不计空气阻力。取g=l0m/s2。已知sin37°=0.6,cos37°=0.8。求:
(1)小孩沿滑梯下滑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
(2)小孩滑到滑梯底端B时的速度v的大小:
(3)小孩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