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过6次
衰变和4次
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C.200个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
D.在中子轰击下生成
和
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8.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发生了某种衰变,已知
放射出的粒子速度方向及反冲核的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它
们在滋场中运动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
如图所示。则碳14的衰变方程为 ( )
A.146C → 01e + 145B B.146C → 42He + 104Be
C.146C → 0-1e + 147N D。146C → 21H + 125B
7.如图所示,(a)图表示光滑平台上,物体A以初速度v0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上,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b)图为物体A与小车B的v-t图象,由此可知( )
A.小车上表面长度 B.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
C.A与小车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 D.小车B获得的动能
6.如图,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
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可能是 ( )
A.α和β的混合放射源
B.纯α放射源
C.α和γ的混合放射源
D.纯γ放射源
5.如图所示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
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B、C可能吸收能量
B.将原子核D、E结合成原子核F可能吸收能量
C.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B、F一定释放能量
D.将原子核F、C结合成原子核B一定释放能量
3.“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其焦点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这种钚239可由铀239(
)经过n次
衰变而产生,则n为 ( )
A.2 B.239 C.145 D.92
4.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
A.40.8 eV
B.43.2 eV
C.51.0 eV
D.54.4 eV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表明原子有复杂结构
C.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1.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核外电子受力变小 B.原子的能量减少
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22.(10分)解:
(1)从状态A到状态C过程,气体发生等容变化,
该气体对外界做功
( 2分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有 ( 2分 )
内能的增量
( 1分 )
(2)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体积减小,温度升高
该气体内能的增量
( 2分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有 ( 2分 )
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 1分 )
23解:(14分)
(1)电流稳定时,导体棒作匀速运动,有 ( 3分 )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 1分 )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 3分 )
棒运动速度的大小
( 2分 )
(或写作: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流
安培力
由题意知 解得 速度大小
,同样给分)
(3)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速度最大,设为
根据动能定理 有 ( 2分 )
感应电动势 ( 1分 )
电流的最大值
( 1分 )
( 1分 )
21.(11分)解:
(1)波长
(2分)
(2)周期
(2分)
(3)
(3分)
(4)[
路程
(2分)
t=4.5s时刻的位移 (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