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65541  165549  165555  165559  165565  165567  165571  165577  165579  165585  165591  165595  165597  165601  165607  165609  165615  165619  165621  165625  165627  165631  165633  165635  165636  165637  165639  165640  165641  165643  165645  165649  165651  165655  165657  165661  165667  165669  165675  165679  165681  165685  165691  165697  165699  165705  165709  165711  165717  165721  165727  165735  447348 

5、如图所示,+Q1和-Q2是两个可自由移动的电荷,且Q2=4Q1.现再取一个可自由移动的点电荷Q3放在Q1与Q2连接的直线上,欲使整个系统平衡,那么(   )

A.Q3应为负电荷,放在Q1的左边.

B.Q3应为负电荷,放在Q2的右边

C.Q3应为正电荷,放在Q1的左边.

D.Q3应为正电荷,放在Q2的右边.

试题详情

4、带电量分别为+4Q和-6Q的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相距一定距离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若把它们接触一下后,再放回原处,它们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变为

   A.F/24    B.F/16    C.F/8    D.F/4

试题详情

3、关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最小的带电体;

B.根据F=kq1q2/r2,当两个带电体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力将趋向无穷大;

C.带电量分别为Q和3Q的点电荷A、B相互作用时,B受到的静电力是A受到的静电力的3倍;

D.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真空和点电荷。

试题详情

2.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A. 2.4×10-19C     B.-6.4×10-19C     C.-1.6×10-18C     D.4.8×10-17C

试题详情

1.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导体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试题详情

32(6分)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通过0.4m位移,问:⑴汽车在第1s末的速度为多大?⑵汽车在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大?

33(6分)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根弹簧秤,如图所示,弹簧秤的秤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4kg的物体,试分析下列情况下电梯各种具体的运动情况(g取10m/s2):

(1)当弹簧秤的示数T1=40N,且保持不变.

(2)当弹簧秤的示数T2=32N,且保持不变.

(3)当弹簧秤的示数T3=44N,且保持不变.

35(9分)、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竖直平面内高h = 1.0m的光滑弧形轨道A点以

v0 = 4.0m/s的初速度沿轨道滑下,并进入水平BC轨道滑行6.0m后停下来,如图9所示。求:

⑴ 物体滑至B点时的速度;

BC段的滑动摩擦系数μ。

图9
 
 

36(9分)、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0 kW,若汽车总质量为5´103 kg,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受阻力大小恒为5´103 N,试求:

(1)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汽车以0.5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以下为某同学的解答:

(1)因为Ff,所以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m/s=12 m/s。

(2)因为a=,这一过程能维持的时间为t==s=24 s。

请问,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问题?若有问题请予以纠正。

37 (9分)、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A位置(OA与竖直方向成60°)由静止开始下摆,正好摆到最低点B位置时线被拉断。设摆线长L=1.6 m,B点离地高H=3.2 m,不计断绳时机械能损失,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求:

(1) 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大小?

(2) C、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试题详情

31、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一端固定有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利用钩码通过细绳水平拉木块,让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木声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A、B、C是该同学在纸带上所取的一些点,图乙所标明的数据为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f=50Hz,(以下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利用图乙中给出的数据,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木块的速度vB=______m/s, 木块移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

(2)接着,该同学利用天平测出了钩码的质量m=0.10kg和木块的质量M=0.20kg。根据给出的和已经算出的数据,该同学分别应用不同方法计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请写出主要方程式和最后结果(忽略滑轮质量和滑轮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

主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结果=_________。

试题详情

30、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滑下,如图6所示,当物体通过最低点B时速度为V,已知物体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物体滑过B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_______N。

试题详情

29、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左运动,起始点A与轻弹簧O端的距离为s,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与弹簧相撞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则弹簧被压缩最短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J。

图5
 

试题详情

28.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