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用半径相同的两个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正碰后分别落到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并留下痕迹。若分别测得: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__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
×100%=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3.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 .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 粒子,B为 气.完成该实验对应的核反应方程: + → 17 O+ _______
12.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结在一起,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u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不穿出;若射击下层,则整个子弹刚好嵌入,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
A.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
B.两次滑块所受冲量一样大
C.子弹嵌入下层过程中对滑块做功多
D.子弹击中上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多
11.小车AB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B端粘有橡皮泥,AB车质量为M,质量为m的小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结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AB与C都处于静止状态,C与B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当突然烧断细绳,弹簧被释放,使物体C离开弹簧向B端冲去,并跟B端橡皮泥粘在一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AB车内表面光滑,整个系统任何时刻机械能都守恒
B.整个系统任何时刻动量都守恒
C.当木块对地运动速度大小为v时,小车对地运动速度大小为v
D.AB车向左运动最大位移值等于L
10.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处于n =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 生 电离
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 种不同频率的光
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 种不同频率的光
9.如图所示,大小相等,质量不一定相等的A、B、C三只小球排列在光滑水平面上,碰撞前A、B、C三只小球的动量(以kg·m/s为单位)分别是8、―13、―5,在三只小球沿一直线共发生了两次碰撞的过程中,A、B两球受到的冲量(以N·S为单位)分别为-9、1,则C球对B球的冲量及C球碰后动量的大小分别为:
A ―1,3 B ―8,3 C 10,4 D ―10,4
8.有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
①Na→
Mg+
e
②
U+
n→
Ba+
Kr+3
n
③F+
He→
Ne+
H ④
He+
H→
He +
e
上述核反应依次属于:
A.衰变、人工转变、人工转变、聚变 B.裂变、裂变、聚变、聚变
C.衰变、衰变、聚变、聚变 D.衰变、裂变、人工转变、聚变
7.跳远时,跳在沙坑里比跳在水泥地上安全,两种情况相比较:
A.人跳在沙坑的动量变化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B.人跳在沙坑所受合力的冲量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C.人跳在沙坑受到的弹力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D. 人跳在沙坑所受弹力的冲量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6. 元素A是x的同位素,分别进行下列衰变:AB
C,X
Y
Z,那么:
A.B与Y是同位素
B.上述元素的原子核中,Y的质子数最多
C.Z与C是同位素
D.上述元素中B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最前面
5. A、B两车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列那些说法正确?
A、若两车动量相同,质量大的滑行时间长
B、若两车动能相同,质量大的滑行时间长
C、若两车质量相同,动能大的滑行时间长
D、若两车质量相同,动量大的滑行距离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