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黑盒子”表面有A、B、C三个接线柱(如图6所示),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学元件,每两个接线柱之间只可能连接一个元件,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种类及连接方式,某位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探测;
第一步:用电压档,对任意两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均不发生偏转;
第二步:用欧姆档测量,A、B间正反接阻值不变;
第三步:用欧姆档测量,黑表笔接A点,红表笔接C点,有阻值;反接阻值很大。则
(1)第一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 。 图6
(2)进行第二步和第三步测量前,应先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进行 。
(3)第二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有 ;第三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有 。
13、利用双缝干涉仪来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包括以下主要元件:A、白炽灯,B、单缝片,C、光屏及测量头,D、双缝,E、遮光筒,F、滤光片。
(1)把以上元件安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 (A已填好)。
(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5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4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 mm; 对准第4条时读数x2= mm 。
(3)已知双缝间距d=0.25m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为700mm,相邻两条纹间距用
表示,由计算式λ=
,求得所测光波长为
nm(此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5
12、如图4所示,光滑导轨MN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平行放于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一条形磁铁从上方下落(未达到导轨平面)的过程中,导体P、Q的运动情况是: ( )
A、 P、Q互相靠扰
B、 P、Q互相远离
C、 P、Q均静止
D、因磁铁下落的极性未知,无法判断 图4
11、如图3所示,与金属线框在同一平面内的直导线通有向上的稳恒电流I,且固定不动,当线框以速度匀速通过导线从1 位置到2位置的过程中,关于线圈中所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一直是顺时针方向不变。
B、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先是逆时针方向后变成顺时针方向。
C、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先是顺时针方向,后变成逆时针方向,再变成顺时针方向。
D、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先是逆时针方向,后变成顺时针方向,再变成逆时针方向。 图3
10、如图2所示,设想将氘核
H和氚核
H在匀强磁场同一位置以相同的动能沿垂直磁场方向同时反向射出,以下正确的是( )
A、氘核运动半径大,氚核先回到出发点
B、氘核运动半径大,氘核先回到出发点
C、氚核运动半径大,氚核先回到出发点
D、氚核运动半径大,氘核先回到出发点 图2
9、氢原子处于基态,被一束单色光照射时,共发射出频率分别为和
的三种光,且
,则入射光子的能量可能是(h是普朗克常量)( )
A、
B、
C、
D、
1、15° B、30° C、45° D、60°
8、光在某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为1.5×108m/s,光从此介质射向空气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 )
7、3个粒子结合成一个
,
原子的质量是12.0000u,
原子的质量是4.0026u ,已知1u=1.66×10-27kg,1u相当于931.5MeV的能量,则( )
A、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是
B、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是
C、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是
D、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是
6、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速率增加 B、电子的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电子的轨道半径增大,电势能增大,速率减小
D、电子绕核转动的周期变大,动能减小,总能量增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