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如图16-1-13所示,环形金属软弹簧,套在条形磁铁的中心位置.若将弹簧沿半径向外拉,使其面积增大,则穿过弹簧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将( )
?
图16-1-13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如何变化?
解析:弹簧所包围的面积内既有条形磁铁的内部向左的磁感线,又有条形磁铁外部向右的磁感线,因此,磁通量为向左与向右的磁感线条数之差.因为磁感线是闭合的,所以条形磁铁内部磁感线条数与外部总的磁感线条数相等,显然,环的面积越大,返回的磁感线条数越多,因此,磁通量减小.
答案:B
综合·应用
5.在如图16-1-12所示的实验中,如果AB的运动速度大小为v1,两磁极的运动速度大小为v2,则( )
图16-1-12
A.当v1=v2,且方向相同或相反,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B.当v1>v2,或v1<v2,且方向相同或相反,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C.无论v1与v2的大小是否相等,只要二者的方向垂直,绝不可能产生感应电流
D.如果v1=0,而两磁极运动的速度v2与导体AB始终垂直,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解析:关键是看导体AB有没有切割磁感线,分析时可把两磁极的运动速度v2看作是磁感线的运动速度.
答案:B
4.在一长直导线中通以如图16-1-11所示的恒定电流时,套在长直导线上的闭合线环(环面与导线垂直,长直导线通过环的中心),当发生以下变化时,肯定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图16-1-11
A.保持电流不变,使导线环上下移动
B.保持导线环不变,使长直导线中的电流增大或减小
C.保持电流不变,使导线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D.保持电?流不变,环在与导线垂直的水平面内左右水平移动
解析:画出自感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
答案:C
3.关于感应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B.只要闭合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线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C.若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电路中一定没有感应电流
D.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
答案:D
2.下列单位中与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特斯拉”相当的是( )
A.Wb/m 2? B.N/A·m
C.kg/A·S 2? D.kg/C·m?
解析:物理量间的公式关系,不仅代表数值关系,同时也代表单位.
答案:ABC
1.关于磁通量、磁通密度、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应强度越大的地方,磁通量越大
B.穿过某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由可知磁通密度为零
C.磁通密度越大,磁感应强度越大
D.磁感应强度在数值上等于1 m2的面积上穿过的最大磁通量?
解析:B答案中“磁通量为零”的原因可能是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为零,也可能是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
答案:CD
1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台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平台中间放有小物体A和B,两者彼此接触.A的上表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轨道顶端距台面的高度为h处,有一个小物体C,A、B、C的质量均为m,在系统静止时释放C,已知在运动过程中,A、C始终接触,试求:
(1)物体A和B刚分离时,B的速度.
(2)物体A和B分离后,C所能达到的距台面的最大高度.
18.如图所示,两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相距为L,一理想电流表与两导轨相连,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有效电阻为R的导体棒在距磁场上边界h处静止释放.导体棒进入磁场后,流经电流表的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稳定为I.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水平,不计导轨的电阻.求: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2)电流稳定后,导体棒运动速度的大小v;
(3)流经电流表电流的最大值Im.
17.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量E1=-13.6 eV,电子的轨道半径为r1=0.53×10-10 m;而量子数为n的能级值为,半径
.试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若要使处于n=2的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频率多大的光照射氢原子?
(2)氢原子处于n=2能级时,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和电子的电势能各为多少?
(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16.如图所示,当双刀双掷电键悬空时,若用一平行单色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发生了光电效应,现将双刀双掷电键拨向bb′,用同样的光照射光电管,使变阻器的滑片P自左向右移动,当电压表示数为3.1V时,电路中的电流恰为零,若将电键拨向aa′并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变为4.5V,此时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为_________eV.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