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67680  167688  167694  167698  167704  167706  167710  167716  167718  167724  167730  167734  167736  167740  167746  167748  167754  167758  167760  167764  167766  167770  167772  167774  167775  167776  167778  167779  167780  167782  167784  167788  167790  167794  167796  167800  167806  167808  167814  167818  167820  167824  167830  167836  167838  167844  167848  167850  167856  167860  167866  167874  447348 

5.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t(s)与(t+0.4)(s)时,波在x轴上(-3m,3m)的区间内的波形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最大波速为10m/s   

B.质点振动周期的最大值为0.4s

C.(t+0.2)(s)时,x=3m处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零

D.若波沿+x方向传播,各质点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向上

试题详情

4.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受到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而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 t0和 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 时,分别撤去F1和F2,以后物体继续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两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若在该过程中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F1和F2的冲量分别为 I1 I2,①W1>W2;②W1<W2;③I1>I2;④I1<I2  则有:(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3.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线电波最容易表现出干涉、衍射现象

 B.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比外层电子受激发所需的能量大

 C.γ射线是原子的最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

 D.利用红外线可以制造夜视仪

试题详情

2.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照相时,常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使景象清晰。关于其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强透射光的强度    B.减弱所拍摄景物周围反射光的强度

C.减弱透射光的强度    D.增强所拍摄景物周围反射光的强度

试题详情

1.对下列有关声学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路上的雷达测速仪是根据波的反射现象和多普勒效应

B.“雷声隆隆”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C.“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声音的干涉现象    

D. 声纳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现象制成的

试题详情

对涉及有多个物理过程的习题,对其物理过程进行整体分析,从而灵活选用物理规律直接用于整体过程,将会使解题步骤大为简化。

[例3]一钢球从沙坑上方H=5米高处落下,撞入沙中深h=8厘米。假设空气阻力是球重的0.04倍求沙的阻力与钢球重力之比。

[解析]如图(3)所示,选钢球开始下落时(A位置)为初状态,初速度V0=0;钢球停止运动时(C位置)为末状态,末速度Vt=0,触沙前钢球受重力G和空气阻力0.04G,触沙后钢球受重力G和沙的阻力f,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

则可得:

[例4]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汽车,拉着质量为m的拖车,以速度V在平直的道路上匀速前进。后因挂钩脱开,拖车离开汽车,并最后停下来。若汽车的牵引力始终不变,且摩擦力、阻力与车重成正比,而与速度无关。求拖车停止的时刻,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以汽车、拖车组成的系统和拖车停止前的全过程为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牵引力与摩擦阻力始终不变,且始终平衡,即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而汽车与拖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系统内力,并不改变系统总动量。

设拖车停止时刻汽车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则可知

这里,由于恰当地选取运动过程,使动量守恒的条件得以满足,若以脱钩前后分段处理,必须采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求解,步骤就繁琐了。

同时必须指出,整体过程分析应建立在各具体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而简捷、新颖的解题方法又是以常规解法作基础的。因此,解题切勿不求其解,一味追求简便方法,以免陷入迷途。

         E-mail:hnlyccz@

         电话:0393-6227011

试题详情

许多物理习题往往有几种解法,若选用的规律合适,那么解题就非常简单。因而,在解题时不但要强调审清题意,分析物理过程,尽量使已知条件与待求量直接包含在所选规律之中,这就要求不但要熟练掌握规律,而且要透彻理解各规律的适用情况。

①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动力学问题应使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某一过程的动力学问题,若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又直接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问题,应采用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②对于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而涉及运动时间的问题,特别对于打击一类问题,因时间短且冲力随时间变化,则应用动量定理求解。

③对于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问题无论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一般都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如果物体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而又不涉及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时间问题,则采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④对于碰撞、反冲一类的问题,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对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若明确两物体相对滑动的距离,应考虑选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方程。

其中要注意:应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规律来解题时,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要相对同一个参考系。一般都统一以地球为参考系。

[例1] 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车,车上装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跟车面等高的平台以初速度V0滑入圆环。试问:小滑块初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它运动到圆环最高点时恰好对环顶无压力?

[解析]滑块滑到圆环的最高点恰对环顶无压力时,应有:

……①

式中V是滑块相对圆心O的线速度,方向向左。

设小车此时的速度为V1,并以该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滑块对地的速度为,对滑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由于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②

由滑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

[例2] 如图(2)所示,一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车上固定一倾角为θ,h=0.52米的斜面体,小车与斜面体总质量M=4千克,车上AB面水平、粗糙,长为3.6米,BC是与CD、AB都相切的一小段圆弧面,圆弧BC长可忽略,BCD是光滑的。现有质量m=1千克,长度可不计的小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小车,若V0=5米/秒,则滑块接触小车后经过1秒钟在AB上的某处相对小车静止。求:

①滑块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

②要使滑块滑上小车后不从D处飞出,V0应在什么范围?(g取10米/秒2)

[解析](1)滑块滑上小车后,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1秒钟后滑块相对小车静止,说明两者获得了共同速度。选该过程对系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得:

再选滑块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得:

两式联立解得:

(2)若要滑块滑上小车后不从D处飞出,则其临界状态为:滑块滑到D点时,与小车获得共同速度,因为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有:

由系统的能量关系可得:

联立解得:≤7米/秒。

试题详情

20.(15分)如图32-9所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C(足够长)倾角为30°,底边BC长为2L,处在水平位置,斜边AC是光滑绝缘的,在底边BC的中点处O放置一个正点电荷,其电量为Q,有一个质量是m,电量为q的带负电的小球,从斜面顶端A点处沿斜边滑下,滑到斜边上的垂足D时,速度为V,求它刚刚滑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试题详情

19.(14分)如图32-8所示,质量为2m的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左侧固定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到小车右端的距离为,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从板的右端以初速度开始沿木板向左滑行,最终回到木板右端,刚好不从木板右端滑出,设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在木块压缩弹簧过程中(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图32-8

试题详情

18.(14分)如图32-7所示,一个质量m=1kg,初速度的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物体同时还受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3N作用,经3s后撤去外力F.求物体在水平面上从开始运动到停下来的总位移.

图32-7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