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67997  168005  168011  168015  168021  168023  168027  168033  168035  168041  168047  168051  168053  168057  168063  168065  168071  168075  168077  168081  168083  168087  168089  168091  168092  168093  168095  168096  168097  168099  168101  168105  168107  168111  168113  168117  168123  168125  168131  168135  168137  168141  168147  168153  168155  168161  168165  168167  168173  168177  168183  168191  447348 

8.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

(D)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      ]

试题详情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灯L1、L2正常发光,由于电路出现故障,突然发现灯L1变亮,灯L2变暗,电流表的读数变小,根据分析,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A)R1断路  (B)R2断路

(C)R3短路  (D)R4短路

[      ]

试题详情

6.如图所示是一种延时开关,当S1闭合时,电磁铁F将衔铁D吸下,C线路接通。当S1断开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D将延迟一段时间才被释放。则

(A)由于A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的作用

(B)由于B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的作用

(C)如果断开B线圈的电键S2,无延时作用

(D)如果断开B线圈的电键S2,延时将变长

[      ]

试题详情

5.如图所示,有两根和水平方向成。角的光滑平行的金属轨道,上端接有可变电阻R,下端足够长,空间有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及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从轨道上由静止滑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的速度会趋近于一个最大速度几,则

(A)如果B增大,vm将变大

(B)如果α变大,vm将变大

(C)如果R变大,vm将变大

(D)如果m变小,vm将变大

[      ]

试题详情

4.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密度为ρ、质量为M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T=2π   (B)T=2π

(C)T=      (D)T=

[      ]

试题详情

3.A、B两点各放有电量为十Q和十2Q的点电荷,A、 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将一正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则

(A)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B)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B)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D)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      ]

试题详情

2.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

(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校外绕着核旋转

[      ]

试题详情

1.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其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阻力做正功    (B)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       (D)空气阻力做负功.

[      ]

试题详情

2.玻璃生产线上,宽9cm的成型玻璃板以2m/s的速度匀速向前行进,在切割工序处,金钢钻的割刀速度为10m/s.为了使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规定尺寸的矩形,金刚钻割刀的轨道应如何控制?切割一次的时间多长?  思路:如果玻璃板不动,垂直于玻璃板切割即可成矩形,而玻璃板匀速运动,要切割成矩形玻璃,即合运动的方向垂直于玻璃板的边缘,切割刀的运动和玻璃板的运动为分运动,利用运动的合成求解.  解析:如图1-58 v1为玻璃板运动速度,v2为切割刀的运动速度,v为合运动的速度,切割刀应与玻璃边缘成θ角逆向玻璃板运动方向切割,由图知    θ=arccos0.2  切割刀切割一次实际通过的位移为s=d/sinθ  切割用的时间为         故金刚钻割刀应控制在与玻璃板运动方向相反成θ=arccos0.2的方向上,切割一次的时间为0.91s.

试题详情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是研究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动量守恒系统中物体的运动……所运用的,这些知识既是中学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重点,应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高考视角  运动学在中学物理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内容包括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和振动,其中有恒力作用下的运动,也有变力作用下的运动.在考试中既有单独命题考查的,也有与其他知识相综合考查的.在运动学方面,主要考查对运动过程的分析能力.  在直线运动中,热点主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于它是研究其他运动的基础,而且公式较多,考查的热点也正是对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如 等的应用.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它的运动时间由高度决定,也常作为考查的重点.  范例精析  例1、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3s进入一个水平面,再经6s停下,斜面与水平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不计,则小球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  A.1:1  B.1:2  C.1:3  D.2:1

 思维过程   思路一:假设在小球上物体的加速度为a1,在水平面上小球的加速度为a2,小球在斜面由静止下滑,做匀加速运动到达交接处达到一定的速度,又匀减速到速度为0,有a1t1=a2t2,找出a1和a2的关系,代入,即可解得.  解析一:由斜面到底端有 ①  由交接处到静止(可假设物体由静止到交接处)有:   ②  又有 a1t1=a2t2, ③  由①②③得:  所以B选项正确.  思路二:小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运动到达交接处时速度达到最大v1,这一段的平均速度为 ,后一段由速度最大达到零,平均速度也是 ,由s=vt,即可求得.  解析二: .  所以,选项B正确.

 误区点拨   本题条件较少,既不知斜面倾角,也不知各段的动摩擦因数.表面看来较为复杂,当然可以用假设参量来计算推导,但是用平均速度求解可以简化这个过程.

 思维迁移   灵活运用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会使我们的解题迅速而又准确.

 变式题:  如图1-56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滑下,然后沿水平面匀减速运动到C停止.已知AB长sl,BC长s2,小球从A经B到C共用时间为t,试分别求出小球在斜面上和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

 例2、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l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跳起,举双臂直起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了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___________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思维过程   思路:运动员跳起时,脚在下,手在上,落水时,手在下,脚在上,在空中做各种花样动作,并不影响整体下落的时间,运动员从离开平台到落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竖直上抛运动,另一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分别求出t1和t2,即为运动员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  解析:运动员跳起达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人从最高点下落至水面的高度是(10+0.45)m,可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为    ∴t=t1+t2=0.3+1.4=1.7s.

 误区点拨   学生对于质点的运动规律较为熟练.本题中运动员在空中要做各种花动作,显然不能看作一个质点,但仍要用质点的知识处理,如何转化为一个质点的问题,即使题中已作出提示,抽象为一个模型的能力也是本题的考查点.

 思维迁移   高中物理研究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规律,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但这些现象都可以看做或抽象成某种物理规律或几种规律的综合,学习中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实践中总结规律,再用规律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变式题: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m水平飞行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后运动员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取10m/s2).问:  (1)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答案:(1)99m, 1.25m; (2)8.6s.

 例3、一艘小艇从河岸的A处出发渡河,小艇保持与河岸垂直方向行驶,经过10min到达正对岸下游120m的C处,如图所示。如果小艇保持原来的速度逆水斜向上游与河岸成α角方向行驶,则经过12.5min恰好到达正对岸的B处,求河的宽度。

 思维过程   分析:设河宽为d,河水流速为v1,船速第一次为v2,第二次为v’2,(v2、 v’2大小相同,方向不同)船两次运动速度合成如图所示,由题意有:  d=v2·t1=v’2·sinα·t2 ①  SBC=v1·t1 ②   ③  三式联立,代入数据可求得:河宽d=200m

 误区点拨   本题是一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际问题,搞清哪个是合运动,哪个是分运动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

 思维迁移   对小船渡河的典型情况,要能熟练掌握并画出其运动合成的矢量图,并应用其思路解决类似问题。

 变式题   1、一条宽为d的河流,河水流速为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问:  (1)要使船划到对岸时的时间最短,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时间为多少?  (2)要使船划到对岸时的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航程是多少?  分析:船在河流中航行时,由于河水流动要带动船一起运动,船的实际运动是船在静水中的运动和船随水漂流的运动的合运动。所以,船的实际运动速度v是v2与v1的矢量和。  (1)当船头垂直指向对岸时,船在静水中的航速v2垂直对岸,则船相对于水的分运动的位移最短,运动所需时间最短,如图所示。  最短时间   (2)当v2>v1时,船头斜向上游与岸夹角为θ,船速v可垂直河岸,此时航程最短为d,如图所示, ,即船头指向斜上游、与岸夹角 。   当v2<v1时,用三角形法则分析,如图所示,当船速v的方向与圆相切时,v与岸的夹角α最大,航程最短。设航程最短为s,则由图可知 ,所以 船头指向斜上游,与岸夹角

 当v2=v1时,如图所示,θ越小α越大航程越短,由图可知 ,而 ,所以 。此时船头指向斜上游,与岸夹角为θ,航程 ,θ越小航程越短。当θ=0时,s有最小值,等于d。但此时船速v=0,渡河已经没有实际意义。所以,s只能无限趋近于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