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68322  168330  168336  168340  168346  168348  168352  168358  168360  168366  168372  168376  168378  168382  168388  168390  168396  168400  168402  168406  168408  168412  168414  168416  168417  168418  168420  168421  168422  168424  168426  168430  168432  168436  168438  168442  168448  168450  168456  168460  168462  168466  168472  168478  168480  168486  168490  168492  168498  168502  168508  168516  447348 

4.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图㈠-2中粗线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

   B.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

   C.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小

   D.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 

试题详情

3.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1秒内和第2秒内的位移分别为3m和2m,那么从2秒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 

   A.1.5m     B.1.25m    C.1.125m    D.1m  

试题详情

2.如图㈠-1,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竖直墙和粗糙水平面间静止,梯子和竖直墙的夹角为α。当α再增大一些后,梯子仍然能保持静止。那么α增大后和增大前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梯子的支持力增大   B.墙对梯子的压力减小

   C.水平面对梯子的摩擦力增大  D.梯子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试题详情

1.蹦级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在这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试题详情

[全国卷I]14.某原子核X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粒子.由此可知

A.A=7,Z=3            B.A=7,Z=4

C.A=8,Z=3            D.A=8,Z=4

答案:A

[全国卷II]14.现有三个核反应:

Na→Mg+e  ②U+n→Ba+Kr+3n  ③H+H→He+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裂变,②是β衰变,③是聚变   B  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

C  ①是β衰变,②是裂变,③是聚变   D  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

答案:C

[北京卷] 13.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 A.裂变,核燃料为铀        B.聚变,核燃烧为铀 C.裂变,核燃烧为氘    D.聚变,核燃料为氘 答案:A

[上海卷]7.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答案]AC

[分析]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α粒子散射实验只发现原子可以再分,但并不涉及原子核内的结构。查德威克在用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了质子。

[高考考点]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易错点]容易将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结构混淆。

[天津卷] 18.一个 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 86个中子

B.X原子核中含有 141个核子

C.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 ,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

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

答案: A

[广东卷]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康普顿发现了电子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贝史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D.伦从今琴发现了X射线

[答案]BCD

[分析] 康普顿发现了康普顿效应,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贝史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伦从今琴发现了X 射线。所以答案为 BCD, 有的考生不熟悉物理学史,有的考生不知道伦琴就是伦从今琴,导致错选或漏选。属于容易题。

[广东卷]5.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C.“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D.“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答案]AC

[分析]释放的能量大小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计算。有的考生不能区分裂变 和聚变,得出错误的答案 B。属于容易题。

[四川卷]16.某核反应方程为H+H→He+X.已知H的质量为2.0136u. H的质量为3.018u, He的质量为4.0026u,X的质量为1.0087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B.X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C.X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D. X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答案:B

[重庆卷]17.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

A.22920年           B.11460

C.5730年           D.2865年

答案:B

试题详情

[全国卷I]15.红光和紫光相比,

A.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答案:B

[全国卷II]19.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υ0

A  当用频率为2υ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B  当用频率为2υ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υ0

C  当照射光的频率υ大于υ0时,若υ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答案:AB

 [北京卷] 16.水的折射率为n,距水面深h处有一个点光源,岸上的人看到水面被该光源照亮的圆形区域的直径为 A.2 h tan(arc sin)           B.2 h tan(arc sin n) C.2 h tan(arc cos)           D.2 h cot(arc cos n) 答案:A

[上海卷]3A.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的正极应接在     端(填“a”或“b”);若电流表读数为8μA, 则每 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     个(已知电子电量为 l.6×10-19C)

[答案]a ,5×1013

[分析]:要使电子加速,应在A极接高电势,故a端为电源正极。 由I= ne/t,得 n =It/e =5×1013

[高考考点]光电效应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易错点]: 容易弄错光电子的电性。

[上海卷]3B.右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该逻辑电路是     门电路(填“与”、“或”或“非”)。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将    (填“发光”或“不发光”)。

[答案]与,发光

[分析]当电阻Rˊ受到光照时,非门输入低电压,输出高电压,故灯泡将发光。

[高考考点]逻辑门电路

[易错点]容易将与门电路混淆。

[上海卷]6.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具有波粒两象性性.

[答案]BCD

[分析]光的衍射和干涉是

[高考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易错点]:爱因斯坦的光子和牛顿的微粒除了都是粒子之外,并无任何相同之处。光子不是牛顿所描绘的那种遵循经典力学运动定律的微粒。

[天津卷]15.空气中两条光线 a和 b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

图 1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 n=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图 2给出了两棱镜四种放

置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图 1效果的是

答案: B

[广东卷]7.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a、b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图2所示的折射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光束b的频率比光束a低

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a比光束b小

C.水对光束a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b的折射率小

D.若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则光束b的临界角比光束a的临界角大

[答案]C

[分析]由  知,b 的折射率较大,则 b 的频率较大,在同种介 质传播速度较小,对同种介质的临界角较小。所以选项 C 正确。有些考生弄不清光的折射 率、频率、光速、临界角的对应关系,得出错误的答案。属于中等难度题。

[广东卷]13.(15分)(1)人们发现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和对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的规律。请问谁提出了何种学说很好地解释了上述规律?已知锌的逸出功为,用某单色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求该紫外线的波长(电子质量,普朗克常量)

(2)风力发电是一种环保的电能获取方式。图9为某风力发电站外观图。设计每台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为40kW。实验测得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约为20%,空气的密度是,当地水平风速约为,问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长度约为多少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四川卷]15.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A.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

D.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

答案:A

[重庆卷]20.△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ab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题20图所示,由此可知

A.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B.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C.a光的频率比b光的高

D.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

答案:BD

试题详情

[全国卷I]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答案:D

[全国卷II]21.对一定量的气体,若用N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

A  当体积减小时,V必定增加

B  当温度升高时,N必定增加

C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必定变化

D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可能不变

答案:C

[北京卷] 15.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P、Q间装有阀门K、P中充满气体,Q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后,P中的气体进入Q中,最终达到平衡,则

A.气体体积膨胀,内能增加 B.气体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增加 C.气体分子势能增加,压强可能不变 D.Q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P中

答案:D

[上海卷]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端开口,B端封闭,密度为ρ的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则B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0)

(A)P0-ρg(h1+h2-h3)

(B)P0-ρg(h1+h3)

(C)P0-ρg(h1+h3- h2)

(D)P0-ρg(h1+h2)

[答案]B

[分析]由图中液面的高度关系可知,P0=P2+ρgh3 和 P2=P1+ρgh1,由此解得 P1=P0-ρg(h1+h3)

[天津卷]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的内能就是组成该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B.只要对内燃机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的全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是不同的

D.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能自发进行

答案:C

[上海卷]19A.(10 分)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水平固定放置的气缸内,开始时气体体积为V0,温度为 270C.在活塞上施加压力,将气体体积压缩到2 V0/3,温度升高到 570C.设大气压强P0=l.0×105pa,活塞与气缸壁摩擦不计.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减小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使气体体积恢复到 VO,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答案](1)1.65×105pa (2)1.1×105pa

[分析]:(1)由气体状态方程知,将 P0=l.0×10 5 pa,T0=300K,T1=330K,V1=2 V0/3代入上式,解得 P1=1.65×105pa

(2)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马定律有 P1V1=P2V2 将 V2=V0 代入可得,P2=1.1×105pa

[上海卷]19B.(10 分)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初始时气体体积为 3.0×10 -3 m 3 .用 DIS 实验系统测得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 300K 和 1.0×10 5 Pa.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测得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 320K和 1.0×10 5 Pa.

(1)求此时气体的体积;

(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改变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使气体压强变为 8.0×10 4 Pa,求此时气

体的体积.

[答案](1)3.2×10 -3 m 3 (2)4.0×10 -3 m 3

[分析]:(1)由气体状态方程知,将 V0=3.0×103m3 ,T0=300K,P0=1.0×105Pa,T1=320K,P1=1.0×105Pa 代入上式,

解得 V1=3.2×103m3

(2)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马定律有 P1V1=P2V2

将 P2=8.0×104pa代入可得,V2=4.0×103m3

[广东卷]4.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B.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是有区别的

[答案]D

[分析]第二类永动机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跟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均具有方向性。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热传 递是内能之间的转移。故答案为 D。有些考生错误的认为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 内能一定增加;有的考生错误的认为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从而得出错 误的选项。属于容易题。

[广东卷]8.图3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致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在蒸发器中致冷剂汽化吸收箱体内的热量,经过冷凝器时致冷剂液化,放出热量到箱体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可以自发地从冰箱内传到冰箱外

B.电冰箱的致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是因为其消耗了电能

C.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D.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答案]BC

[分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热量不能自 发的有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除非施加外 部的影响和帮助。电冰箱把热量从低温的内部传到高温外部,需要压缩机的帮助并消耗 电能。故答案为 BC。属于容易题。

[四川卷]19.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     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     D.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

答案:BD

[重庆卷]16.如题16图,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掩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A.从外界吸热        B.内能增大

C.向外界放热        D.内能减小

答案:C

试题详情

25.(20分)如图所示,ABCDE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C为直轨道,AB光滑,BC

糙,CDE为光滑圆弧轨道,轨道半径为R,直轨道与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其中圆心OBE

在同一水平面上,OD竖直,∠COD=θ,且θ<5°。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从斜面上的A点静止滑下,小物体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要使小物体第一次滑入圆弧轨

道即恰好以D为平衡位置、CD为最大位移的简谐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θ
 
E
 
O
 
D
 
C
 
B
 
A
 
   (1)小物体过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直轨道AB部分的长度S

试题详情

24.(1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行导轨MN,间距L=0.5 m,其电阻不计。导轨间有竖直

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 T。金属棒abcd垂直导轨放置,且电阻都是R=100 Ω,

质量都是m=0.5 kg。现给棒ab一个水平向右的冲量,使其具有v0=8 m/s的初速度。求:

d
 
c
 
b
 
a
 
N
 
M
 
v0
 
   (1)cd棒上最大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cd棒运动的最大速度。

   (3)cd棒上产生的热量。

试题详情

23.(16分)两块金属板AB平行放置,板间存在与匀强电场正交的匀强磁场,假设电场、

磁场只存在于两板间的空间区域。一束电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两板中间沿垂直于电场、磁场

的方向射入场中,无偏转地通过场区,如图所示,已知板长l=10 cm,两板间距d =3.0 cm,两

板间电势差U =150 V,v0 =2.0×107  m/s。

   (1)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v0
 
e
 
B
 
A
 
(2)若撤去磁场,求电子穿过电场区时电场力做的功。(电子所带电荷量的大小与其质量

之比e/m=1.76×1011 C/kg,电子电荷量的大小e =1.6×10-19 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