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69792  169800  169806  169810  169816  169818  169822  169828  169830  169836  169842  169846  169848  169852  169858  169860  169866  169870  169872  169876  169878  169882  169884  169886  169887  169888  169890  169891  169892  169894  169896  169900  169902  169906  169908  169912  169918  169920  169926  169930  169932  169936  169942  169948  169950  169956  169960  169962  169968  169972  169978  169986  447348 

5、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 ,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初速度为4 m/s             B、加速度为2 m/s2

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       D、前3s内,位移为30 m

试题详情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 ,正确的说法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经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

试题详情

3、一列火车匀减速进站,停靠一段时间后又匀加速(同方向)出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v-t图象中,正确描述了火车运动情况的是(   )

0

试题详情

2、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m ,则(    )

A、物体前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

B、物体第3s末的速度为3.6m/s

C、物体前3s内平均速度为2m/s

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试题详情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

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试题详情

15.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 m。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试题详情

14.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质量均为m=0.8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块不受拉力作用的υ-t图象,求:

(1)物块A所受拉力F的大小;

(2) 8s末物块A、B之间的距离s.

试题详情

13.一物体由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的3秒内的位移为s1,最后3秒内的位移为s2,若s2-s1=6米,s1∶s2=3∶7,求斜面的长度为多少?

试题详情

12.2008年8月9日,中国选手陈燮霞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 公斤、总成绩212 公斤夺得举重48公斤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举重运动是力量与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 起立 ,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如下图所示照片表示了其中几个状态,现测得轮子在照片中的直径为1.0cm,在照片上用尺量出从发力到支撑,杠铃上升的距离为h1 =1.3cm,已知运动员所举杠铃的直径是45cm,质量为150kg,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历时0.8s.g=10m/s2。(从发力到支撑过程:可简化为先匀加速上升达到最大速度,再竖直上抛达到最高点)试估算 :

(1)从发力到支撑这个过程中杠铃实际上升的高度h=?

(2)从发力到支撑这个过程中杠铃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3)若将运动员发力时的作用力简化为恒力,则该恒力有多大?

                                               

试题详情

11. 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6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m/s2,求:

(1)刹车后3s末的速度;

(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滑行一半距离时的速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