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电子的结合状况不同
1.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B.用煤气灶燃烧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为炒菜提供热量
C.牛奶久置变质腐败
D.用醋酸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Mg (OH)2]
18.已知:CH4(g)+2O2(g)=CO2(g)+2H2O(l);ΔH=-890 kJ·mol━1。当一定量的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1)所放出的热量为89 kJ,所需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空气中N2与O2的体积比为4∶1计算)
A.2.24 L B.4.48 L C.11.2 L D.22.4 L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17.目前人们正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是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Na╋导电的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如下:2Na+xS Na2Sx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钠作正极,硫作负极
B.放电时,钠极发生氧化反应
C.充电时,钠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硫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
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反应是 2Na╋+2e━=2Na
16.下列反应中生成H2的速率最快的是
|
金属 |
酸溶液 |
温度 |
A |
Mg |
6mol·L━1HNO3 |
20℃ |
B |
Fe |
1 mol·L━1HCl |
20℃ |
C |
Mg |
1 mol·L━1HCl |
20℃ |
D |
Mg |
0.5
mol·L━1H2SO4 |
30℃ |
15.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b、a、d、c C.d、b、a、c D.d、a、b、c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钠、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稳定性增强
B.在NaCl中,除Cl━ 和Na╋ 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电子得失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13.下列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②⑤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⑤
12.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学式最可能表示为
A.B3A2 B.BA2 C.A3B2 D.AB2
11.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 能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容器内气体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同时存在X、Y、Z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消耗0.2mol Z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