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7山东济宁统考)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位置,经过8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
( )
A.11 m/s2 B. 5.0 m/s2 C. 14 m/s2 D. 0.6 m/s2
答案 C
1.(07北京西城区抽样测试)以35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 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 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
答案 ACD
15.(08辽宁五校期末)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我国公安部门规定,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安全距离为200 m,最高时速为120 km/h,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通过计算来说明安全距离为200 m的理论依据(取g =10 m/s2).
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0.3-0.6 s 之间
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路面 |
动摩擦因数 |
干沥青与混凝土 |
0.7 |
干碎石路面 |
0.6-0.7 |
湿沥青与混凝土路面 |
0.32-0.4 |
(1)在计算中驾驶员反应时间、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各应取多少?
(2)通过你的计算来说明安全距离为200 m的必要性.
答案 (1) 0.32
(2)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s1 =v0t=20 m
μmg = ma
∴ a=μg =3.2 m/s2
∴s2=
s = s1+s2 =193.6 m
因此,高速公路上汽车安全行驶距离是200 m 是必要的.
2006-2007年联考题
14.(06广东珠海模拟)公路上一辆汽车以速度v1=10 m/s 匀
速行驶,汽车行至A点时,一人为搭车,从距公路30 m的C 处
开始以v2=3 m/s的速度正对公路匀速跑去,司机见状途中刹车,
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和人同时到达B点,已知AB=80 m,问:汽车在距A多远处开始刹车,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有多大?
答案 60 m 2.5 m/s2
13.(08湖北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一辆长为l1=5 m的汽车以v1=15 m/s 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在离铁路与公路交叉点 s1=175 m 处,汽车司机突然离交叉点s2 =200 m处有一列长为l2=300 m 的火车以v2=20 m/s 的速度行驶过来,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司机立刻使汽车减速,让火车先通过交叉点,求汽车减速的加速度至少多大?(不计汽车司机的反应时间)
答案 0.643 m/s2
12.(08南昌一模)如图所示,有若干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每隔0.1 s无初速度地释放一颗,在连续释放若干钢球后,对准斜面上正在滚动的若干小球拍摄到如图所示的照片,测得AB=15 cm,BC=20 cm.求:
(1)拍摄照片时B球的速度.
(2)A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钢球?
答案 (1)1.75 m/s? (2)2颗
11.(08山东济宁4月)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 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 s 司机第二次鸣笛,3 s 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 km/h,声音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答案 未超速
10.(08南昌调研测试)用速度传感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经过各时刻的瞬时速度如下:
时刻(s)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瞬时速度(cm/s) |
44.0 |
62.0 |
81.0 |
100.0 |
118.0 |
138.0 |
为了求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答案 C
9.(07山东烟台统考)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A和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一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vA上滑,
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滑下.设滑块从A点
到C点的总时间是tc,那么下面的图中,下确表示滑块速度
的大小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
答案 B
8.(08深圳第一次调研)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2,那么该汽车在任意1 s 内 ( )
A.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C.初速度一定比前1 s 的末速度大 2 m/s D.末速度一定比前1 s 的初速度大 2 m/s
答案 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