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70341  170349  170355  170359  170365  170367  170371  170377  170379  170385  170391  170395  170397  170401  170407  170409  170415  170419  170421  170425  170427  170431  170433  170435  170436  170437  170439  170440  170441  170443  170445  170449  170451  170455  170457  170461  170467  170469  170475  170479  170481  170485  170491  170497  170499  170505  170509  170511  170517  170521  170527  170535  447348 

11、[物理-选修3-3](本题共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下面哪组数据可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②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③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④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2)在温度均匀且恒定的水池中,有一小气泡正在缓慢向上浮起,体积逐渐膨胀,在气泡上浮的过程中,气泡内的气体  。(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向外界放出热量;     ②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其内能不变;

③对外界做功,其内能减少;④对外界做功,同时从水中吸收热量,其内能不变

试题详情

10、(20分)一轻质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0.05kg的小球A,另一端挂在光滑水平轴O上,O到小球的距离为L=0.1m,小球跟水平面接触,但无相互作用,在球的两侧等距离处分别固定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挡板,如图6所示,水平距离S=2m,动摩擦因数为μ=0.25。现有一滑块B,质量也为m,从斜面上滑下,与小球发生弹性正碰,与挡板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并将滑块和小球都视为质点,g取10m/s2,试问:

(1)若滑块B从斜面某一高度h处滑下与小球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此高度h。

(2)若滑块B从h=5m处滑下,求滑块B与小球第一次碰后瞬间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3)若滑块B从h=5m 处下滑与小球碰撞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

图5           图6

选考部分

第Ⅱ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其中,第11、12题为物理题,若第11、12题都作答,则按第11题计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

试题详情

9、(19分)把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放在高度h=5.0m的直杆的顶端,如图5所示,一颗质量m=0.01kg的子弹以V0=500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击中小球,并穿过球心,小球落地处离杆的距离S1=20m。求子弹落地处离杆的距离S2

试题详情

8、(15分)1930年发现,在真空条件下用α粒子轰击49Be时,会产生一种贯穿能力强且不带电、质量与质子很接近的粒子和另一种原子核。

(1)写出这个过程的核反应方程。

(2)若一个这种粒子以初速度V0与一个静止的12C核发生碰撞,但没有发生核反应,该粒子碰后的速率为V1,运动方向与原来运动方向相反,求12C核与该粒子碰撞后的速率。

试题详情

7、(18分)(1)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的弹簧,如图2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当弹簧恢复原长时,两物体恰好都到达水平桌面的边缘,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①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      

②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                    

                 

③用所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的关系式为       

图1      图2         图3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的A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3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①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4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尖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A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DE”)。

图4

②以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1=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P0=     kgm/s;碰后总动量P=     kgm/s。

试题详情

6、图1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

C、b为γ射线、c为α射线;D、b为α射线、c为γ射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2分)必考部分  第Ⅱ卷必考部分共2题,共72分

试题详情

5、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试题详情

4、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B、玻尔;C、卢瑟福;D、查德成克。

试题详情

3、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92235U+01n→38195Sr+54136Xe+3x1;②12H+x223He+01n;③92238U→90234Th+x3

1224Mg+24He→1327A1+x4。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x1是中子;B、x2是质子;C、x3是α粒子 ;D、x4是氘核。

试题详情

2、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m可能为(  )

A、2;B、3;C、4;D、5。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