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70351  170359  170365  170369  170375  170377  170381  170387  170389  170395  170401  170405  170407  170411  170417  170419  170425  170429  170431  170435  170437  170441  170443  170445  170446  170447  170449  170450  170451  170453  170455  170459  170461  170465  170467  170471  170477  170479  170485  170489  170491  170495  170501  170507  170509  170515  170519  170521  170527  170531  170537  170545  447348 

6.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B.t∝

   C.t∝     D.t∝h2

试题详情

4. 两辆游戏赛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5.一光滑球夹在坚直墙壁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楔形木块间,处于静止,若对光滑球施加一个方向坚直向下的力F,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则与施力F前相比较,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弹力增大   B、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摩擦力不变

C、墙对球的弹力不变        D、楔形木块对球的弹力增大

试题详情

3.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正确的是   (   )

A.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BC段和CD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C.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位移是34m

试题详情

2.某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见前方较远处红色交通信号灯亮起,他便停止蹬车,此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则   

  A.f 向后,f 向前  B.f向前,f向后

C.f向前,f向前   D.f向后,f向后

试题详情

1.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经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试题详情

20.(10分)玻璃棱镜ABCD可以看成是如图所示的ADE、ABE、BCD三个直角三棱镜组成,一束从面AD入射的光线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ab与AD面的夹角60°,已知光在真空的速度c=3×108m/s,玻璃的折射率n=1.5。求:

(1)这束入射光的入射角多大?(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2)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多大?

(3)该束光线第一次从CD面出射时的折射角以及此出射光线的

偏向角(射出棱镜的的光线与射人棱镜的的光线之间的夹角)

试题详情

19、如图所示,一辆长L=2m,高h=0.8m,质量为M=12kg的平顶车,车顶光滑,在牵引力为零时,仍在向前运动,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当车速为v0=7m/s时,把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块(视为质点)轻轻放在车顶的前端。问物块落地时,落地点距车前端多远?(重力加速度g=10m/s2)

试题详情

18.如图所示,AO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均匀细杆,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细杆上的P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圆柱体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衡.已知杆的倾角,球的重力大小为G,竖直挡板对球的压力大小为,各处的摩擦都不计,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圆柱体的受力分析图;

 (2)通过计算求出圆柱体对均匀细杆AO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水平地面对圆柱体作用力的大小.

试题详情

17.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A的距离.

试题详情

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l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所示, 则对准第l条时读数    mm、对准第4条时读数    mm。

(2)写出计算波长表达式,=      (用符号表示),波长的值=        nm。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