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经过八次点火变轨后,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所示为探月卫星运行轨迹的示意图(图中1、2、3……8为卫星运行中的八次点火位置)①卫星第2、3、4次点火选择在绕地球运行轨道的近地点,是为了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远地点高度;②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③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④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超重状态;⑤卫星在靠近月球时需要紧急制动被月球所捕获,为此实施第6次点火,则此次发动机喷气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相反。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①③
6.一定质量的气体(分子力及分子势能不计)处于平衡状态Ⅰ,现设法使其温度升高同时压强减小,达到平衡状态Ⅱ,则在状态Ⅰ变为状态Ⅱ的过程中 ( )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必定减小
B.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减少
C.气体的体积可能不变
D.气体必定吸收热量
5.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到直角棱镜的AB面上,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1.4,则这束光进入棱镜后的光路图应为下面四个图中的
( )
4.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判断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如图所示的平面示意图中,①、②两条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则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虚线中的 ( )
A.轨迹a B.轨迹b
C.轨迹c D.轨迹d
3.如图所示,1、2、3、4为玻尔理论中氢原子最低的四个能级。用以下能量的光子照射基态的氢原子时,能使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的是 ( )
A.1.51eV B.3.4 eV
C.10.2 eV D.10.3 eV
2.关于核反应方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是,该核反应属于聚变
B.X是,该核反应属于裂变
C.X是,该反应中的核燃料是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
D.X是
,该反应中的核燃料是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
1.关于光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麦克斯韦预言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C.光电效应现象证明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纵波
11、(16分)A、B两辆汽车在笔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某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此时B车的速度为12m/s,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在后头追赶,经过12s后,A车追上B车,问B车的加速时间是多少?
10、(22分)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
(1)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x
(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用两种方法求)
(3)静止前4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x’
9、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示的装置探究“恒力拉动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针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
(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请将步骤②补充完整:
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 ,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断开开关,取下纸带。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测量点 |
S/cm |
v/(m·s-1) |
0 |
-- |
0.35 |
A |
|
0.40 |
B |
-- |
0.45 |
C |
|
|
D |
-- |
0.54 |
E |
-- |
0.60 |
(2)下图是钩码质量为0.03 kg,砝码质量为0.02 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通过数据处理可获得各计数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
右表是纸带的测量结果(填补表格空白位置)
(3)由纸带和测量数据不难看出,纸带的 (“左”或“右”)端是系小车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