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71606  171614  171620  171624  171630  171632  171636  171642  171644  171650  171656  171660  171662  171666  171672  171674  171680  171684  171686  171690  171692  171696  171698  171700  171701  171702  171704  171705  171706  171708  171710  171714  171716  171720  171722  171726  171732  171734  171740  171744  171746  171750  171756  171762  171764  171770  171774  171776  171782  171786  171792  171800  447348 

12.A.(选修模块3-4)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B.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则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交替变化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D.夜视仪器能在较冷的背景上探测出较热物体的红外辐射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是t = 3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上x=2m处质点

的振动图线.则该横波的速度为_____m/s,传播方向为_____ .

 (3)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为n=,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 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B.(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的

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γ射线是核外电子由外层轨道向内层轨道跃迁时发出的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

C.α粒子轰击硼10()生成氮13()和x粒子。氮13具有放射性,放出y粒子并生成碳13,则x粒子和y粒子分别是中子和正电子

D.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指出: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E.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

(3)两磁铁各固定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无摩擦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已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 kg,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 kg.两磁铁的N极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的速率为2 m/s,乙的速率为3 m/s,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则两车最近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试题详情

11.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R0是保护电阻,电压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该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根据读取的多组数据,他画出了图乙所示的图像。

(1)在图乙所示图像中,当=0.10V-1时,外电路处于     状态。(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2)根据该图像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试题详情

10.(1)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此示数为      m,用分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厚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示数为      m。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中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a)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b)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3)如图为某报警装置示意图,该报警装置在一扇门、两扇窗上各装有一个联动开关,门、窗未关上时,开关不闭合,只要有一个开关未闭合,报警器就会报警。该报警装置中用了两个串联的逻辑电路,虚线框甲内应选用_________门电路,虚线框乙内应选用_________门电路(填与、非、或)。

试题详情

9.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如图中虚线内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实质是理想电流表)。设踏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已知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3A,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2Ω,电阻R随压力变化的函数式为R =30–0.02F(FR的单位分别是N和Ω)。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400N     B.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300N

C.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400A处

D.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375A处

试题详情

8.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速度分别是,合外力从开始至时刻做的功是,从时刻做的功是,则:      (    )

A.       B.    

C.       D.

试题详情

7.如图所示,取稍长的细杆,其一端固定一枚铁钉,另一端用羽毛做一个尾翼,做成AB两只“飞镖”,将一软木板挂在竖直墙壁上,作为镖靶。在离墙壁一定距离的同一处,将它们水平掷出,不计空气阻力,两只“飞镖”插在靶上的状态如图所示(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  B.B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比A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大

C.B镖的运动时间比A镖的运动时间长      D.A镖的质量一定比B镖的质量大

试题详情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的弹力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

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物体不再具有惯性

D.裁判在给跳水运动员打分时,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试题详情

5.如图所示,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压U,输出端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流表读数为I,电动机带动一重物匀速上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两端电压为IR   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I2R

C.原线圈中的电流为nI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试题详情

4.在相距为rAB两点分别放上点电荷QAQBCAB的中点,如图所示,现引入带正电的检验电荷q,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qC点受力为零,则QAQB一定是等量异种电荷

B.如果qAB延长线离B较近的D点受力为零,则QAQB一定是异种电荷,且电量大小QA> QB

C.如果qAC段上的某一点受力为零,而在BC段上移动时始终受到向右的力,则QA一定是负电荷,且电量大小QA< QB

D.如果q沿AB的垂直平分线移动时受力方向始终不变,则QAQB一定是等量异种电荷

试题详情

3.早在19世纪匈牙利物理学家厄缶就明确指出:“沿水平地面   向东运动的物体,其重量(即:列车的视重或列车对水平轨道的压力)一定要减轻.”后来,人们常把这类物理现象称为“厄缶效应” .已知:(1)地球的半径R;(2)地球的自转周期T. 如图所示,在地球赤道附近的地平线上,有一列质量是M的列车,如果仅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列车随地球做线速度为R/T的圆周运动,相对地面静止)时,列车对轨道的压力为N;在此基础上,我们设想,该列车正在以速率v(v为相对地面的速度),沿水平轨道匀速向东行驶.并设此时火车对轨道的压力为N′,那么单纯地由于该火车向东行驶而引起火车对轨道压力减轻的数量(N-N′)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