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传送机的皮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物
体放在皮带传送机上,随皮带一起向下以加速度a(a>gsin
)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小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可能等于mg
B.小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皮带向下,大小是ma
C.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等于mgsinα
D.小物块受到的重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可能沿皮带方向向下
12、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固定一光滑球体,杆的另一端O为自由转动轴,而球又搁置在光滑斜面上.若杆与墙面的夹角为β,斜面倾角为θ,开始时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θ.且θ+β<90°,则为使斜面能在光滑水平面上缓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球体离开斜面之前,
作用于斜面上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及轻杆受力FT和地面对斜面的
支持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F逐渐增大,FT逐渐减小,FN逐渐减小
B.F逐渐减小,FT逐渐减小,FN逐渐增大
C.F逐渐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增大
D.F逐渐减小,FT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减小
9.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速度分别是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是4v B.前t/2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t/2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
C.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是2v D.通过前s/2位移所需时间是通过后s/2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10.如图所示,一质点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B、C为其运动轨道上的三点,测得AB=2m,BC=3m,且物体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为( )
A. 1m B. m
C.
m D.
m
8.一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力F不变 B.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物体A所受的合力力不变 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变
7.一个物体沿倾角为60°的斜面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底端用了3秒,速度达到4m/s,紧接着在水平面上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s后速度减为零,假设物体与水平面接触时无机械能损失,则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
A. 2m/s B. 3m/s C. m/s D.
m/s
6.如图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0点,总质量为60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m/s2,
sin53°=0.8,cos53°=0.6)( )
A.360N 480N B.480N 360N C.450N 800N D.800N 450N[来源:学
5、如图所示,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A放在固定的斜面体C的斜面上,在盒子内
放有光滑球B,B恰与盒子前、后壁P、Q点相接触.若使斜劈A在斜面体C上静止不
动,则P、Q对球B无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由静止释放,则P点对球B有压力
B.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P、Q对球B均无压力
C.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则P、Q对球B均无压力
D.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加速下滑,则Q点对球B有压力
4.如图所示,A、B两球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线
悬于O点,A球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O、A间的距离恰为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
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
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因k1、k2大小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
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
水平的,且F≠0.则关于B的受力个数
可能为( )
A.3个 B.4个
C.5个 D. 6个
3.一质点自x轴原点O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运动,经过to时间速
度变为v0,接着以–a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 – 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
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再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 ……,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
B.质点将在x轴上-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C.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oto
D.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小于voto
1.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上珠峰,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
登珠峰的 线路图,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珠峰顶的重力加速度要小于9.8m/s2
12.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
与物体所受合力
及质量
的关系”实验.图(
)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
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①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②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
的关系”时,保持细砂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分别记录小车加速度
与其质量
的数据.在分析处理数据时,该组同学产生分歧:甲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
与其质量
的图象.乙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
与其质量倒数
的图象.你认为同学 (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
③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