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71778  171786  171792  171796  171802  171804  171808  171814  171816  171822  171828  171832  171834  171838  171844  171846  171852  171856  171858  171862  171864  171868  171870  171872  171873  171874  171876  171877  171878  171880  171882  171886  171888  171892  171894  171898  171904  171906  171912  171916  171918  171922  171928  171934  171936  171942  171946  171948  171954  171958  171964  171972  447348 

13、(6分)

(1)              (2)             (3)            

试题详情

19、(8分)如图,一滑块通过长度不计的短绳拴在小车的板壁上,小车上表面光滑。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经过2s,细绳断裂。细绳断裂后,小车的加速度不变,又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从小车左端掉下,在这段时间内,已知滑块相对小车前3s内滑行了4.5m,后3s内滑行了10.5m。求

(1)小车底板长是多少?

(2)从小车开始运动到滑块离开车尾,滑块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座 位 号
 
 

 
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答题卡

试题详情

18、(7分)质量为M的斜面倾角为,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若用与斜面成a角的力F拉着木块匀速上升,如图。

求:(1)当角a为多少时,拉力F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2)此时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是多少。

试题详情

17、(7分)猎狗能以最大速度ν1=10m/s持续地奔跑,野兔只能以最大速度ν2=8m/s的速度持续奔跑.一只野兔在离洞窟s1=200m处的草地上玩耍,被猎狗发现后以最大速度朝野兔追来.兔子发现猎狗时与猎狗相距s2=60m,兔子立即跑向洞窟.设猎狗、野兔、洞窟总在同一直线上,则野兔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才能保证安全回到洞窟?

试题详情

    15、(6分)质量为的飞机静止在水平直跑道上。飞机起飞过程可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飞机的加速度为a1,运动时间为t1。当第二阶段结束时,飞机刚好达到规定的起飞速度v0。飞机起飞过程中,在水平直跑道上通过的路程为s,受到的阻力恒为f。求第二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a2和时间t2

16、(6分)如图,重50N的均匀直棒AB,A端靠在光滑墙上,B端拴一轻绳,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C点,棒与竖直方向成450角而处于静止,设棒长为2m,

求:(1)AC间的距离;(2)绳上的张力大小。

试题详情

14、(12分)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如图。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叫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可求出加速度。

 

①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作答在题卡上),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答:    

②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求出0.15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答:        

③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可求出加速度为  

④若在其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偏离50Hz,且则测得的加速数值与真实值相比是     (填“偏大”“偏小”“相等”)

试题详情

13、(6分)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取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个力传感器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并用另外一个传感器对木块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表1是她记录的实验数据。木块的重力为10.00N,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

实验次数
运动状态
水平拉力F/N
 1
静止
3.62
2
静止
4.00
3
匀速
4.01
4
匀加速
5.01
5
匀加速
5.49

 
 

(1)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不小于     N;

(2)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木块匀加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N。

试题详情

12、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t/s
0
2
4
6
v/m·s-1
0
8
12
8

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B.t=3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C.t=10s的时刻恰好停在C点         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

试题详情

11、如图,ACB是一光滑的,足够长的,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形框架,其中CACB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PQ两个轻质小环分别套在CACB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系在PQ环上,另一端和一绳套系在一起,结点为O。将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绳套上,OPOQ两根细绳拉直后的长度分别用l1l2表示,受到的拉力分别用F1F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l1= l2,则两绳受到的拉力F1=F2     B.若l1= l2,则两绳受到的拉力F1>F2

C.若l1<l2,则两绳受到的拉力F1<F2      D.若l1>l2,则两绳受到的拉力F1=F2

试题详情

10、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2kg和1kg,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静止地又叠放在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上,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有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在物体B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使物体运动,则F至少为()(  )

A.20N     B.22N     C.11N       D.17N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